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心理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校内女大学生,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月经伴随症状、疼痛程度、经期不良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共分发300例问卷,最终收回300例。结果:轻度疼痛占比42.33%,中度及重度疼痛分别占比35%、22.67%。痛经期间出现烦躁、下腹坠胀、恶心、腹泻、乏力分别占比29%、24%、15%、12%、20%,痛经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分别有食生冷(23%)、不保暖(24%)、大量运动(4%),负面心理情绪有恐惧紧张焦虑,占比51%。结论: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原因与经期不良习惯及心理因素息息相关,通过有关护理措施,可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心理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校内女大学生,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月经伴随症状、疼痛程度、经期不良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共分发300例问卷,最终收回300例。结果:轻度疼痛占比42.33%,中度及重度疼痛分别占比35%、22.67%。痛经期间出现烦躁、下腹坠胀、恶心、腹泻、乏力分别占比29%、24%、15%、12%、20%,痛经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分别有食生冷(23%)、不保暖(24%)、大量运动(4%),负面心理情绪有恐惧紧张焦虑,占比51%。结论: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原因与经期不良习惯及心理因素息息相关,通过有关护理措施,可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大学生青少年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健康行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从某大学抽取的620名年龄在18~23岁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评估、心血管健康行为指标调查的形式,评价大学生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健康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结果:620名大学生中,包括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阴/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其中以湿热质患者心血管健康行为最差,其次为血瘀质、阴/阳虚质等。结论:综合以上结论,建议针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血管健康干预措施。通过针对湿热质、血瘀质、阴/阳虚质等体质类型的大学生开展心血管健康教育和宣传,帮助他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鼓励平和质和气虚质等体质类型的大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行为,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中医体质 心血管健康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收治820名大学生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收集其一般资料并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经调查,820名大学生中,发生不良心理因素占37.68%,未发生不良心理因素者占62.32%,由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年级、专业及恋爱状况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是其影响因素,将上述存在差异指标带入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性别、年级、专业及恋爱状况、家人是否从事医护工作、家人是否在疫情一线工作方面是影响大学生发生不良心理状况的独立因素。结论 COVID-19封闭管理期间的大学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学生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助于滋养中医药传统医德、传承中医特色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中医药院校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提高“课程思政”针对性,突显中医药院校社会实践专业性,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 标签: 伟大抗疫精神 中医药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肝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接受肝肾移植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六例手术都成功。6例中,3例为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14天内腹腔出血,1例术后12天内血胆红素逐渐升高,肝外及肝外扩张、狭窄,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1例,透析后,术后7天血肌酐正常,6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肝肾功能衰竭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高,预防措施以及预防降低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 标签: 肝肾联合移植术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