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药学和心理为基础理论的药学心理在药学保健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药学心理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主要就是通过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正向刺激,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药学心理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药学心理学 药学保健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心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再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心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产科护理。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满意度和产褥期恢复情况,评估护理心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87.44.98分,对照组为70.23.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产妇在产褥期恢复情况和抑郁症状上表现较好,而对照组的产妇则较差。结论:通过护理心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满意度和产褥期恢复情况。因此,在产科护理中应加强护理心理的培训与应用,提高护士的心理干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产妇的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护理心理学,产科护理,应用效果,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积极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老年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2022年6月~2023年9月收治时间,随机抛硬币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积极心理护理),对比分析阿尔兹海默症量表(ADAS)分数、焦虑分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ADAS分数、焦虑分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精神行为,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痴呆 积极心理 精神 焦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入的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综合护理)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31例(96.88%),对照组综合满意26例(81.25%),(p<0.05);观察组不满意1例(3.13%),对照组不满意6例(18.75%),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临床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受到重视,本团队将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引入高级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采用文献阅读报告结合综述写作的考核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及创新思维。本文介绍其实施过程及反思。

  • 标签:
  • 简介:[摘要] 循证实践应用于教学中,它既能让教学策略更加科学有效,又能促进教育研究发展,优化教育质量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循证实践项目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循证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执行旨在教导学生如何批判性思维,并将科学证据应用于与他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活相关的决策。

  • 标签: [] 循证实践 生理学教学 基于项目的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焦虑情绪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3月份至2022年4月份接诊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40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经过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在护理中实行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的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检查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n=62)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参考组(n=31),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n=3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胎膜早破产妇分娩中,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同时可对产妇的负面情绪予以缓解。如上可见,心理护理亦可推广于胎膜早破产妇护理中。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留观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择我院就诊的80例急诊留观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负性情绪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有较大差异性(P

  • 标签: 急诊留观急性脑卒中患者 早期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运用基础护理模式开展对照组的护理工作,在对研究组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整体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等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真菌性外耳道炎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额叶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于2022年11月,选取该阶段我院收治的50例额叶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组、常规组作为两组的命名,各25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SAS、SDS等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额叶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心理干预,这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额叶胶质瘤 手术治疗 心理状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通过目前的生物技术、药理分析仪器等对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微生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血清药理学也能够很好的对抗微生物中药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血清药理学 抗微生物中药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葛根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成分及靶点,初步探讨葛根多成分、多靶点抗AD的物质基础及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OB≥30、DL≥0.18)筛选葛根活性成分,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并分析葛根的关键靶点,DisGenet、GeneCards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AD相关靶点,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String数据库联合Cystoscope(3.9.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和Pymb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性。结果:从葛根中筛选出4个成分,303个靶点,其中与AD相关靶点257个,显著影响MAPK级联、类固醇代谢、外来刺激等2388条生物过程,涉及钙、MAPK、PI3K-Akt、cAMP等多个信号通路,经分子对接验证PPI网络中葛根抗AD的关键化合物与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确定了葛根抗AD的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葛根抗AD的物质基础与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葛根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培养医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其医德的树立,对学生、对教师来说均具备重要意义。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做好德育树人工作,其相关尝试可以为教师提供灵感,做好理论知识与思政的有效结合。本文将以理论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为重点,讲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思路,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理论知识 课程思政 融合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病人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究,采取心理护理对于肿瘤病人的具体治疗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本院共收治的60名肿瘤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病人根据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其中的对照组病人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另外的干预组则是采取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针对两组病人不同的护理方法下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应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再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可以发现干预组病人的整体评分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病人,同时,这一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的病人。结论,针对于肿瘤病人在心理上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了有效的能够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以及一些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就需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保证病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