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方法:医院微生物检验室于2020年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并比较2020年与2019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020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生物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方法:医院微生物检验室于2020年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并比较2020年与2019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020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生物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随着基层检验科研究的增多,专业科室的研究人员一直处在高风险的环境当中。一旦出现生物安全事故,将会影响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到医学以及社会的安全问题。在基层检验科室当中,需要制定安全管理的规范以及策略,强调生物安全的管理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实践经验,针对基层检验科室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接触多种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防护制度等分析问题所在。最后,提出了通过树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完善实验室制度;加强培训等对策,提高基层检验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检验 生物安全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以及防控的措施。方法 选择郫都区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展开研究,按照要求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两组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率、检验设备消毒合格率、档案管理效果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观察组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低、设备以及防护安全方面的效果好,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医学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采取风险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医学检验人员的生命健康水平,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医学检验科 生物安全 风险 防控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 标签: 生物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是医学高等院校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场所,近年来部分高校因场地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与动物实验在同一间实验室进行,致使生物安全问题凸显,如致病源增加、病菌传播途径增加、实验人员受感染几率增加等。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保障实验中的生物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实验 动物实验 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越来越发达,以及现代化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迅速爆炸、信息量爆炸式的增加,亟需一种高效率的系统管理技术和方法,对这些信息实施综合处理,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被应用并进一步普及。本文将通过对于生物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性地探讨生物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医疗机械领域中的应用和其发展。

  • 标签: 生物医学 信息技术 应用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研究,微生物鉴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如环境菌种库的建立,微生物污染溯源分析,细胞库或种子批的基因测序,微生物污染预警。鉴于此,本文章介绍了微生物鉴定技术进行分析,促进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微生物 鉴定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用于我科常规检验的5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于我科规范化标本采集的50例标本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血、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尿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 检验结果准确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安全和卫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非常关注药品微生物污染问题,药品微生物检验成为了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控制微生物引起的药品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实验室药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则应该对药品微生物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最终对药品进行合格的评价。我国在药物微生物检验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药品微生物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检测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中的情况。方法:通过调查和后续研究,我们分析了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情况,总结了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结果: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当前状态不容乐观。当前的问题包括微生物空间的放置不当,放置前的测试设备,医疗护理等缺少。基层医院实验室人员的缺乏,老化的信息结构和测试标准需要改进,员工与沟通之间缺乏沟通。结论:医院领导将评估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的绩效,提供必要的设备,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不同医院部门之间的协作,继续改善基层医院实验室的绩效,并确保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填补。

  • 标签: 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 状况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