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制药是一种传统药品制作方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干燥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能够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干燥过程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对中药制药干燥过程进行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需要相关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中药制药 干燥过程 技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某医院68例符合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措施,而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3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安全性指标检测均处于正常状态。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十分明显,提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干燥综合征 益气养阴祛瘀 临床疗效 免疫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莫成荣教授认为,“龙火”、“雷火”是干燥综合征病程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根据脏腑辨证将“龙火”归为肾之火,“雷火”归为肝之火,治疗上应以滋毓肾阴、滋毓肝阴为治疗大法。临床上常选用六味地黄丸联合增液汤化裁,加味逍遥丸加减来治疗肾阴虚,肝阴虚干燥综合征,通过临床实践试验得出,患者口干、双眼干涩等症状及中医主观症状ESSPR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映蛋白、抗体抗体谱、免疫功能等临床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独特之处,为当今临床指导治疗提供指导和参照。

  • 标签:
  • 简介:摘要:喷雾干燥技术自研发后,历经百年沉淀发展,不断的完善并且趋于成熟,应用范围越发广泛,其中,以中药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使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的中药粉是中药配方颗粒药的主要成分,对后期的成型以及药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配方药颗粒作为新型的药剂形式,受相关规范管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喷雾干燥技术制成的中药粉越发重要,研究力度不断加强。基于此,本文将简介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重要制药中的应用形式。

  • 标签: 喷雾干燥技术 研究现状 重要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干燥法应用在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需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足月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7例,提供常规脐部护理)与实验组(47例,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结果(1)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4.26%,而对照组有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17.02%,P<0.05;(2)实验组的脐带脱落时间(6.51±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0.72±2.17)d,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应用自然干燥法进行脐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与脐带脱落时间,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脐部护理 自然干燥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SSDAI和ESS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肝肾阴虚型 六味地黄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唾液流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是从2020年1月份开始,截止到2020年的12月份,抽取在该时间段中,符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诊断的患者48人,进行分组,A组24例和B组24例,A组给予西医正规治疗,B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健脾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唾液流率。结果 A组的总有有效率为66.67%,B组的总效率更高,为87.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唾液流率均有所提高, B组治疗后的唾液流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唾液流率,达到益气养阴、生津润燥的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益气健脾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临床效果 唾液流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因干燥综合征来我院就诊的77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8月-2021年9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甲组(38例)与乙组(39例)。乙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运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分析适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手段。结果:将患者分组对比研究发现,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甲组患者,且护理后疼痛评分高于乙组患者,可示为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干燥综合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lpsia,GTN)的疗效。方法: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9年收治的1例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病例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论:化疗是目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但子宫病灶无法短期灭活,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无创的治疗方式原位消融子宫局部病灶,二者联合治疗可增强化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甚至减少复发可能。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比组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组间VAS评分(疼痛评分)和月经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比组VAS评分和月经量经对比,(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月经量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取得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症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100例子宫肌瘤患者164个病灶应用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阴道彩超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回声、体积以及血流灌注方面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经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前后,肌瘤内部回声发生显著变化,靶区内出现不均质高回声增强区域,术后3个月出现液化坏死或者钙化高回声;经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变小,肌瘤周边滋养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增加,Adler半定量血流分级显示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肿瘤大小、血流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检查,子宫肌瘤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中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法产生的效用。  方法:从本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76例,均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方式,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38例,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并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带来的效果差异。 结果: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肝癌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以本院中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接收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含54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实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中,针对两组患者进行远期妊娠结局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对治疗子宫肌瘤表现出较传统的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更为明显的疗效优势。实验组在接受HIFU治疗后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HIFU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定向精确及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的特点有关。因此,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患者,HIFU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 氧化应激 免疫功能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HIFU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HIFU联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子宫腺肌病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UFS-QO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与UFS-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与UFS-QO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痛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苍白球/壳核T1WI信号强度(G/P)比值、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与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生儿科住院的256例足月重度以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依据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进行评分,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组各201例、46例、9例,另取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头颅MRI检查。检测并计算4组新生儿的G/P比值,同时测定血清B/A比值,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P比值、B/A比值与胆红素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无症状/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新生儿的G/P比值、B/A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与重度组新生儿G/P比值、B/A比值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新生儿G/P比值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组新生儿B/A比值水平与中度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核磁G/P比值、血清B/A比值与胆红素脑损伤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有效指标,并且核磁G/P比值比血清B/A比值在中重度胆红素脑损伤患儿中能更准确的反映脑损伤程度。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损伤;核磁共振;信号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方法本次7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患者入院时间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7例,对照组行单一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研究组则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月经周期较对照组更高,而月经量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治疗期间,联合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月经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米非司酮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