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孤独康复治疗中采用听觉统合训练对患儿异常行为以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孤独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1,常规治疗)和综合组(n=41,听觉统合训练),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异常行为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异常行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综合组患儿各项异常行为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听觉统合训练 儿童孤独症 康复治疗 异常行为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音乐治疗在孤独儿童语言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我院治疗的50例孤独儿童,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口部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孤独儿童语言康复治疗中运用音乐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提高语言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音乐治疗 孤独症 语言康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一体化延伸护理在儿童孤独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儿童孤独患儿30例进行调查研究,对患儿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有患儿人数为15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家庭一体化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ABC行为评分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在ABC行为评分对比中,实验组患儿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也同样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在儿童孤独患儿护理中进行家庭一体化延伸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儿行为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护理 家庭一体化延伸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闭患儿实施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后,探究其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50例在我院治疗自闭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围绕康复效果、相关恢复指标进行探究分析。结果:2组患儿经不同康复训练方法干预后,实验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ARS评分和感觉统合失调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闭患儿实施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后,能够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综合能力,利于患儿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自闭症 音乐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模式在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相关指标、患儿家属配合度、并发发生率。结果: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浓度指标都出现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浓度,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及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足口病 家庭护理指导 康复效果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患儿的药物治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因为儿童在生理、生化和代谢方面存在与成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药物在儿科重症患儿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对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提出了特殊要求。为了确保儿科重症患儿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安全检测与管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儿科重症 药物 安全检测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癫痫患儿给予协同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要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儿童癫痫患儿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协同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协同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协同干预组按时服药率(97.78%)高于常规护理组(8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21,P

  • 标签: 儿童癫痫 协同干预 服药依从性 健康知识知晓率 生活质量评分 家属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用于小儿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糖尿病患儿(n=100)。试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关于血糖改善情况和科学饮食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用健康教育护理,患儿的血糖水平降低更加明显,科学饮食率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价值 健康教育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儿开展X线检查时的心理行为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X线检查的60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其心理行为反应,为其开展心理护理,分析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比护理前,患儿经护理后心理行为反应有明显改善(P<0.05);护理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85.00%)明显高于护理前(36.67%)(P<0.05)。结论:患儿在开展X线检查时,及时关注并分析其心理变化,然后为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更好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促使其检查配合度提升,并使患儿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随之提升,避免医护患纠纷,值得进一步推荐应用。

  • 标签: X线 检查 患儿 心理行为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睡眠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癫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2021年2月~2022年3月为限,对68例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小儿癫痫患儿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34)在睡前进行检查,实验组(n=34)采用睡时检查,对比阳性检出情况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阳性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睡眠脑电图检查 小儿癫痫患儿 阳性检出情况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骨折患儿术后实施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小儿骨折的患儿1400例,为进一步观察疼痛管理模式在该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将14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术后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方式,对患儿哭闹、Spo2大于95%所需氧浓度、生命体征升高、面部表情、失眠、肢体姿势、活动状态、哭闹程度、是否需要安慰等方面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且患儿家属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跟高。两组患儿的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骨折的患儿实施疼痛管理模式的方式,对于患儿疼痛及睡眠的改善均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疼痛管理模式 小儿上肢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治疗性游戏对减轻患儿侵入性操作疼痛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VIP)、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性游戏对患儿侵入性操作疼痛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 Cochrane 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7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治疗性游戏干预的患儿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在疼痛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翁贝克面部疼痛量表(WBFPS)[MD=-1.57,95%CI(-2.20,-0.94),P<0.00001],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MD=-2.23,95%CI(-2.93,-1.54),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治疗性游戏有助于减轻患儿疼痛。但受纳入研究的各项评价指标、结局指标以及在合并样本量上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治疗性游戏 侵入性操作 患儿 疼痛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联合PDCA循环护理对小儿腹泻患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患儿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患儿均为我院儿科收治,且治疗时间分布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上述样本,即常规护理组与联合护理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大便次数明显更低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大便次数明显更低,该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更高,对比结果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联合PDCA循环护理对腹泻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且该护理模式获得了患儿家属的广泛认可。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PDCA循环护理 小儿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家属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技巧、病房管理和护理态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开展前瞻性护理管理能够优化护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前瞻性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腰椎鞘内注射化疗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价。方法:从2020年8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进行腰椎鞘内注射化疗的患儿中随机抽取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的意愿,抽取其中的4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另外的42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增加PDCA循环护理干预,分别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配合情况以及并发的发生情况,同时使用面部表情评估法(FRS)评估疼痛,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FRS评分大小。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更为配合,配合度高达95.24%;观察组患儿的F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在腰椎鞘内注射化疗的患儿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度,并能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鞘内注射化疗 患儿 PDCA循环护理 应用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