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型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MP-1,TIMP-1)的表达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取所有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患者MMP-9和TIMP-1水平,分析MMP-9和TIMP-1表达水平与阻塞性肺气肿的关系。结果治疗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血清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早期组与进展组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水平检测比较差异显著,且早期组明显低于进展组(P<0.05)。结论阻塞性肺气肿患者MMP-9和TIMP-1表达水平与病程密切相关,且随病程加重而升高,MMP-9和TIMP-1可作为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效果及病程评估的参考指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阻塞性肺气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型抑制因子-1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低频电治疗腰肌劳损与软组织扭挫伤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肌劳损与软组织扭挫伤患者中抽选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分组方式划分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安慰贴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低频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其疼痛程度评分对比,观察组的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比有研究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肌劳损与软组织扭挫伤选用微电脑低频治疗仪的效果更佳,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临床效果有统计研究意义。

  • 标签: 低频电 腰肌劳损 软组织扭挫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瘢痕的症状转归。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9月100例烧伤瘢痕患者,随机分组。复合皮移植组选择复合皮移植手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析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美观度评分;并发症。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皮肤美观度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并发症和复合皮移植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烧伤瘢痕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瘢痕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经免疫组化染色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P53、Ki67、EGFR检测,分析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标志物P53、Ki67、EGFR阳性率随肿瘤的进展而明显升高(P<0.05)。结论免疫组化标志物P53、Ki67、EGFR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进展情况及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标志物 表达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死亡率却在下降。这与131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广泛应用有关,中高危DTC患者的预后也与131I“清甲”治疗是否成功密切相关。然而大剂量的131I也会对身体造成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临床医生应早期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并有效治疗,从而减低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甲状腺癌 内照射治疗 131碘放射性同位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双标)的改进,探索一种稳定且易于辨认的显色方法,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改进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分别使用二抗链接的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底物显色酶,底物分别选用固红(AP-Red)和二氨基联苯胺(DAB),在显微镜下次序控制双标显色,观察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中第一标记AP-Red的红色与第二标记DAB的棕黄色反差大,背景低,易于分辨。两种颜色标记的同一部位呈现砖红色,易于表示双标部位。统计显示在肺腺癌组织标本中,以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主,约占80%。结论改进后的显色系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新方法。标记结果可以清晰稳定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分布情况,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肿瘤 巨噬细胞 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采用甲氨蝶呤预处理与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CSP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以甲氨蝶呤预处理与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以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小、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包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6.67%高(P<0.05)。结论甲氨蝶呤预处理联合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可有效降低CSP患者血清β-HCG水平,缩小妊娠包块,提高疗效。

  • 标签: 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 子宫瘢痕 甲氨蝶呤预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 方法: 研究时间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研究对象 50 例口腔 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按照软组织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方法 , 观察组采用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 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工作,整理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瘢痕挛缩、肿物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等数据。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仅 1 例患者出现瘢痕挛缩,较之对照组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软组织修复效果显著,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较之对照组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针对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修复中,分析了传统修复方法和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的最终修复效果,认为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面部外形,符合审美标准。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修复 恶性肿瘤 术后 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示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已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证实诊断的乳腺、肺、肾、胃、膀胱、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肿瘤组织石蜡块共30例,重新包埋,切片厚4μm。进行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结果上皮来源肿瘤主质和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常形成细胞巢,压迫周围网状纤维,癌细胞巢常被网状纤维包裹,形成大小不等的巢状,条索状结构,巢内癌细胞不产生网状纤维。结论肿瘤的间质成分反应程度是随着肿瘤的发展而发展,网状纤维的形态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有关。增生的网状纤维对癌巢形成的包裹状态,提示网状纤维增生可能是机体对病灶的防御性免疫反应。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