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是血管的屏障层,可以通过产生和释放多种物质来达到调节血管功能,影响血流的状态。同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与血液接触,因此极易受到血液成分的影响,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一系列血管病变,最终造成靶器官损伤。本文通过介绍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以及中医药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对心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因素 中医药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06-09月我院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56眼,术前、术后1m和术后6m时,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仪测量患者角膜中央区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测量指标包括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35.45±293.06个/mm2,较术前减少2.49%(t=4.59,P=0.00);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为117.67±31.78μm2,较术前显著增加(t=-3.79,P=0.03);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指标在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早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轻度下降,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未受到显著影响,随访期内未发生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内皮细胞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 新片罗素A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CCK-8筛选CoCl2适宜浓度,构建缺氧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利用IncuCyte ZOOM动态观察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新片罗素A对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活性在100mol/L CoCl2干预24h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化学缺氧 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 新片罗素A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CCK-8筛选CoCl2适宜浓度,构建缺氧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利用IncuCyte ZOOM动态观察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新片罗素A对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活性在100mol/L CoCl2干预24h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化学缺氧 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与内皮素 1(ET1) 水平的影响 。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6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 治疗 ,检测两组患者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及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 有效程度。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失程度,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内皮生长因子对比和内皮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能够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术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内皮素 1(ET1) 影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医院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针对于肺癌患者与乳腺癌患者进行选取研究。并选取其中的83例,设置为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92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肺癌对照组。选取其中的47例,设置为乳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78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乳腺癌对照组。对比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结果肺癌组和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是存在的,VEGF检测属于主要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肺癌 乳腺癌
  • 简介:摘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推动了其眼科适应证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发展。我国已具有十余年应用经验,并已列入医保目录。目前广泛应用的适应证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保障患者的最大视力获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亦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联合治疗作用。然而在抗VEGF药物重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疗程、注重适应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流程及避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等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 标签: 中国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科 临床应用 现状及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进行分组,参照组即为无高尿酸血症患者,研究组即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各4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NO水平、ET-1水平、肱动脉内径以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要低于参照组,而ET-1水平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而研究组的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要弱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自己主管的病人中接受治疗的30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对他们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并观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做出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肝肾功能的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ALT、AST、Cr、BUN、WBC指标并没有发生影响(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化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多种恶性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靶向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9年1月与2020年12月内68名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68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 晚期胃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以及Upr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FMD、ET-1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羟苯磺酸钙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 只,分别为:对照组,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组(DM+MCAO)和外泌体组(EX)。对照组进行尾静脉注射PBS处理;DM+MCAO组需先构建糖尿病模型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并尾静脉注射PBS;EX组即在构建DM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后,并尾静脉注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在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估(5分法),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TTC染色实验评估各组脑梗死情况。结果 EX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较DM+MCAO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外泌体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恩度) 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 2018年 1 月 至 2021 年3 月收治的 25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恩度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具体方案: 恩度 15mg /m每天持续 24h 静脉泵入, 连续 7d; 在第 4 天窗口期接受化疗,21 天为 1 周期。治疗 2 - 6 个周期,每 2 个周期评价疗效, 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5 例患者均完成至少 2 个周期的治疗,获完全缓解 1 例CR( 4% ),部分缓解 11 例PR ( 44% ),稳定 11 例SD( 44% ),进展2 例PD ( 8% );有 效 率(RR) 52% ,疾 病 控 制 率(DCR) 92% 。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持续静脉泵注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以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的效果,并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分2组,其中以来氟米特治疗的35例记作参照组,另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的35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各项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及ET-1更低,有效性及NO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自身的功能性,促进预后效果的提升,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慢性肾小球肾炎 海昆肾喜胶囊 免疫功能 内皮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以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的效果,并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分2组,其中以来氟米特治疗的35例记作参照组,另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的35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各项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及ET-1更低,有效性及NO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海昆肾喜胶囊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自身的功能性,促进预后效果的提升,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慢性肾小球肾炎 海昆肾喜胶囊 免疫功能 内皮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