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炙甘草汤能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发生率;缩短马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降低乌头碱诱发大鼠室速和室颤发生率;降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标签: 炙甘草汤 氯仿 乌头碱 结扎冠状动脉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研究康心胶囊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室颤法研究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口服康心胶囊(0.25~1g/kg)可明显对抗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再灌注导致的缺血性心律失常和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减少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和延长小鼠死亡时间.结论:康心胶囊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抗心律失常作用 胶囊 诱发 乌头碱 室颤 冠状动脉结扎
  • 简介:复律定对氯化钡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氯仿和氯化钙引起的心室纤颤致死有保护作用;亦能推迟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降低死亡率;不能对抗哇巴因对心脏的毒性;对正常动物心率和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有明显的抗缺氧能力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分析复律定可能主要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哇巴因 乌头碱 心室纤颤 复律定
  • 简介: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氯化钡和氯化钙造成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双黄连60、30mg/kg舌下iv治疗性给药可使85.71%、71.4%氯化钡心律失常的大鼠转为窦性心律;双黄连60mg/kg可减少氯化钙致室颤的大鼠死亡率并可使80%大鼠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且可耐受较大剂量氯化钙的快速注射。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对氯化钡和氯化钙致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 标签: 双黄连粉针剂 心律失常 氯化钡 氯化钙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简介:离体大鼠心脏用乏氧无糖K-H液灌注15min后,再用正常K-H液复灌诱发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初期对照组均发生RA,显著高于用丹参(DS,100mg/L)或川芎嗪(TMP,20mg/L)灌注者(11%和20%,P<0.01);对照组RA持续时间为11±3.8min,也显著长于DS和TMP组(2.8±0和3.5±1.5min,P<0.01),提示DS和TMP均有显著的抗RA作用。

  • 标签: RA 再灌注心律失常 川芎嗪 丹参制剂 对照组 TMP
  • 简介:目的:研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使用稳心颗粒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稳心颗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素对大鼠心脏肥厚及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与NO的关系。方法:用L-甲状腺素连续按2mg·kg^-1连续给予10d,每天一次,制备心肌肥厚模型。治疗组从第4天开始至第10天,给予丹参素或缬沙坦进行治疗,用Langerdorff装置进行大鼠心脏离体缺血再灌注实验,结扎冠状动脉并复灌,观察VT、VF发生率,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测定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厚组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VT、VF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明显增加,NO含量及e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丹参素及缬沙坦预治疗能有效的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丹参素及缬沙坦能抑制大鼠心肌肥厚,明显升高NO含量及eNOS活性至正常水平。结论:丹参素对于L-甲状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肥厚及其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主要与保护eNOS活性,增加NO含量有关。

  • 标签: 丹参素 L-甲状腺素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心肌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