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科学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指出,

  • 标签: 生物转化 生物催化 源头创新 社会可持续发展 药物 环境危机
  • 简介:目的:对不同产地的6种沙棘籽油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折光仪法、比重瓶法、干燥法、热乙醇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产地沙棘籽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碘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6种沙棘籽油的折光指数在1.4270-1.4780、相对密度在0.7859-0.9267、水分及挥发物在0.042%-42.87%、酸价在7.560-23.495、碘值在114.05-180.69,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5种组成,6种沙棘籽油中除YS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7%以上,最高达89.13%。结论:不同产地沙棘籽油理化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只有3种样品5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本研究可为沙棘油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籽油 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 脂肪酸组分 检测分析
  • 简介:珠芽蓼是一种传统藏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保持水土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藏药珠芽蓼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及种植前景,为其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保证。

  • 标签: 珠芽蓼 种植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白术控蕾技术研究获得能取代传统的人工摘蕾方法。方法:采用灭芽灵(25%氟节胺EC)、芽敌(30.2%抑芽丹AS)、用茶剪剪花梗以及常规人工摘蕾方法,分析不同控蕾方法对白术产量、成本的影响。结果:在主茎花蕾80%以上达到直径12~15mm时喷施70倍液芽敌(抑芽丹)效果最好,667m2增产77.1kg、增效800多元。结论:喷施芽敌可以达到控蕾、节本、增效的目的。

  • 标签: 白术 花蕾 控制技术
  • 简介:目的: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比几种检测人参多糖方法的结果,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人参最佳检测方法为苯酚-硫酸法;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每次提取1h,提取3次。结论:苯酚-硫酸法检测人参多糖含量准确性高,方法稳定可行;优选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 标签: 多糖检测 人参多糖 水提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生物毒素的研究与利用已有久远历史,近40年来,生物毒素更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生物毒素常被用作研究生命现象的有力工具,在各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也取得重要进展,特别在新药研发中的开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因此也是生物毒素的资源大国,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学者对生物毒素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建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生物毒素研究力量不断扩大发展,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蛇毒毒素、蝎毒毒素、蜘蛛毒素、昆虫毒素、植物毒素、

  • 标签: 生物毒素 创新药物 生物资源 生命科学 生命现象 新药研发
  • 简介:荒漠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自古以来为中药肉苁蓉的基原植物,目前已在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和宁夏等省区广泛栽培.为了促进荒漠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C.A.Mey.)Bunge的大规模栽培,规范栽培技术,提高肉苁蓉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根据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栽培经验,系统介绍梭梭造林和荒漠肉苁蓉生产技术,以期为产区技术人员和药农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肉苁蓉 荒漠肉苁蓉 梭梭 栽培
  • 简介:创新药物研究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药物分子设计和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而研发创新药物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特有的化学结构复杂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奠定了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先导物进而研发创新药物的成功几率.据统计,1982~2002年间全球上市1000多种小分子药品中,55%系来自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其中6%直接为天然产物.另有报告世界畅销的25种药品中,12种为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我国50年来研究成功的新药90%以上系与天然产物有关.由此可见创新药物与天然产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显示从天然产物研发创新药物的潜能十分巨大.

  • 标签: 创新药物研究 天然产物 研究开发 药物分子设计 生物活性 先导化合物
  • 简介: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为中药肉苁蓉的基原植物之一,目前已在新疆南疆地区广泛栽培.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属植物的大规模栽培,规范栽培技术,提高肉苁蓉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根据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栽培经验,系统介绍柽柳造林和管花肉苁蓉生产技术,以期为产区技术人员和药农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柽柳属 栽培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基地运营模式的分析比较,寻找出适宜不同情况的基地模式。方法:对常用的几种基地模式的优点、缺点、适用的环境,以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管理成本等为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及结论:从质量角度看,农场化管理、大户承包这两种模式有利于药材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管理成本方面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产业合作社(协会)+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比较节省成本。

  • 标签: 药材基地 模式 创新 特点
  • 简介:近三十年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的海洋生物存在大量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新颖性的代谢产物,并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这是陆地生物无可比拟的,也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潜在巨大的新药来源的宝库已成为一种共识。多年来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艾滋病和神经疾病等的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急待研发一批高效低毒的特效药物。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仍然是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故加强从天然药用资源中发现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创新药物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 结构多样性 生物活性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 简介:通过对赤芍野生资源详细调查,论述了野生芍药种群繁殖更新的特点,并结合相关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抚育型野生资源利用和仿野生栽培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 标签: 赤芍 资源 野生抚育
  • 简介: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内酯,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对银杏酮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分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银杏酮酯提取及分离方面的新技术,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银杏酮酯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高效合理地开发银杏酮酯产品提供参考。

  • 标签: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 提取 分离
  • 简介:药物研究的历史表明,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提高天然产物的研究水平,提高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的效率,需要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本文根据应用现代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研究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的实际工作情况,探讨从天然产物中快速发现先导化合物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以推进活性化合物或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进程,促进我国的创新药物研究.

  • 标签: 天然产物 活性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 简介: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具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玄参是著名浙江省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于磐安、仙居等地。笔者根据科学研究与种植实践经验,制定了《玄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规程》。为规范玄参生产技术,提高玄参商品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玄参科植物 规范化生产 技术标准 规程 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
  • 简介: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中药品质评价与分析检测中心是在其公司十几年中药科研积淀的基础上,于2014年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12月通过CNAS认可,是一家从事中药品质评价和相关质量分析检测的专业机构。检测中心承接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内部委托检测服务,同时承接外部客户委托检验服务。下设综合管理室、检测室,拥有管理及检验人员23人。

  • 标签: 品质评价 中药 检测 中国 检验服务 专业机构
  • 简介:通过对珠子参、羽叶三七药用植物生长特性的考察和药材加工技术的总结,制定了利于珠子参药材品质形成的栽培环境选择标准、栽培技术标准、采收加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包装、运输和贮藏标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珠子参生产技术标准规程(SOP),为今后的珠子参药材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珠子参 羽叶三七 栽培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