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Ⅱ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及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按25mg/kg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odel)、降糖通脉胶囊组(JiangtangTongmaiJiaonang,JTTM)及烯醚萜总苷组(IridoidglycosidesofCornusofficinalis,IGCO),并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饲养16周,观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及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HOL、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烯醚萜总苷组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Apo-A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CHOL、TG、LDL-C、Apo-B水平.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数目明显增加,而周细胞(PC)数目明显减少,导致E/P值上升.烯醚萜总苷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E/P值.结论: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脂改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 视网膜 内皮细胞 周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心丹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心丹中延胡索、苦参、冰片、蟾酥、人参、三七、人工牛黄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心丹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环心丹 延胡索 苦参 冰片 蟾酥 人参
  • 简介:目的:研究圆叶节节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两个Megastigmane类型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RotundifolineA)是一个新化合物。

  • 标签: Rotundifoline A 圆叶节节菜 千屈菜科
  • 简介:对2006~2011年东北药市滋补药材中的21个重点品种的走势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并对今后东北药市滋补药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东北药市 滋补类药材 后市展望
  • 简介:目的:研究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分别鉴定为8-oxyberberine(1),8-oxocoptisine(2),8-oxo-epiberberine(3),6-([1,3]dioxolo[4,5-g]isoquinoline-5-carbonyl)-2,3-dimethoxy-benzoicacidmethylester(4),corydaldine(5),noroxyhydrastineine(6)和6,7-methylenedioxy-1(2H)-isoquinolinone(7)。结论:化合物1-7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连 异喹啉类生物碱
  • 简介:目的:研究侧茎橐吾(Ligulariapleurocau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侧茎橐吾根与根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eremophilane倍半萜成分,分别鉴定为:3α-hydroxy-8-oxo-eremophila-6,9-dien-12-oicacid(1)、furannoligularenone(2)、3-oxo-eremophila-1,7(11)-dien-12,8β-olide(3)、3-oxo-8α-hydroxy-10αH-eremophila-1,7(11)-dien-12,8β-olide(4)、3-oxo-8α-methoxy-10αH-eremophila-1,7(11)-dien-12,8α-olide(5)、7α,8α-epoxy-eremophila-12β,8β(15β,6α)-diolide(6)、8β-ethoxy-eremophila-7(11)-en-12,8α(15β,6α)-diolide(7)、8β-hydroxy-7,11-eremophila-12,8α-olide(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侧茎橐吾 倍半萜类 化学成分 植物药 鉴定 分离
  • 简介:目的:寻找断参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用各种色谱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结构,筛选出活性较强的单体化合物并进行酶活性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断参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其中断参苷H和青阳参苷B两个皂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分别为21.90、35.32mg·L-1,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50=1017.41mg·L-1)。酶活性抑制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两个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剂。结论:断参苷H和青阳参苷B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

  • 标签: 断节参 Α-葡萄糖苷酶 断节参苷H 青阳参苷B 抑制类型
  • 简介:目的:研究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方法:薄层层析,硅胶反复柱层析,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数对照.结果: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Capillone(1)、Capillin(2)、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3)、柯伊利素(Chrysoeriol,4)、茵陈黄酮(Arcapillin,5)、木犀草素(Luteolin,6),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eriol-7-O-β-D-glucopyranoside,7)、仙人掌苷(Cacticin,8)、异鼠李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9)、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pyranoside,10)、金丝桃苷(Hyperin,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12).结论:化合物1、3、4、6、7、9、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滨蒿炔类 黄酮类 中药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波谱分析技术
  • 简介:冬虫夏草价格疯涨,一直是中药材市场及其经营者关心的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虫夏草价格上涨的速度不但没有减缓,近年来,几乎达到疯涨的地步,上等质量的冬虫夏草价格在一些大城市已超过黄金价格,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大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相关的媒体也不断报道,

  • 标签: 冬虫夏草 价格上涨 中药材市场 黄金价格 经营者 大城市
  • 简介:本文报道以Wistar雄性衰老早期(21—26月龄)及晚期(30—32月龄)大鼠为对象,用~3H—QNB为配基的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配对实验观察了衰老时脑M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衰老早期脑M受体已明显减少(早期减少7.5%,n=45对,晚期减少10.7%,n=14对)。哀老模型长期(6个月以上)小量饮服几种不同类型的补益中药(生地知母合剂,首乌,黄芪,附子肉桂合剂,仙灵脾肉苁蓉合剂),结果发现衰老早期生知显效,晚期黄芪显效。

  • 标签: M受体 滋阴药 生地 知母 黄芪
  • 简介:本期随着气温的逐日升高,一年一度的药市销售淡季来临。目前,市场大货走动不多,但批量、零星交易频繁,而且很多品种市价逐日攀升,多少有点淡季不淡的味道。另据媒体报道,个别地区禽流感再一次袭来,有关预防禽流感药材的走势将会出现波动,销量会有所增长,但价格绝不会暴涨。现就部分品种的走势分析如下:

  • 标签: 品种 参类 贝类 媒体报道 禽流感 气温
  • 简介:巴胺(cyclopamine)为从藜芦属植物内分离得到的一种异甾体生物碱,对Hedgehog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巴胺发现以来的研究包括以下部分:(1)巴胺的发现和历史;(2)巴胺的理化性质;(3)巴胺的来源;(4)巴胺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作用;(5)巴胺的研究展望.

  • 标签: 环巴胺 抗肿瘤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鸡矢藤烯醚萜总苷(Iridoidglycosidesofpaederiascandens,IGPS)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扭体实验研究IGPS镇痛活性,通过小鼠竖尾实验和小鼠跳跃实验研究其成瘾性,通过纳洛酮拮抗实验和预先给予一氧化氮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1ester,L-NAME)初步探讨IGPS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系统的关系。结果:IGPS(360、180mg/kgigqd×7d)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实验Ⅰ相和Ⅱ相反应;IGPS(360、180、90mg/kgigqd×7d)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IGPS(360mg/kgscq12h×8d)连续给药动物均未出现S行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纳洛酮(5mg/kg)不能拮抗IGPS镇痛活性,L-Arg(400mg/kg)可部分地抑制其镇痛作用,L-NAME(37.5mg/kg)可增强其镇痛作用。结论:IGP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连续用...

  • 标签: 鸡矢藤环烯醚萜总苷 镇痛 成瘾性 纳洛酮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对常用传统中药西藏胡黄连PicrorkizascrophulariifloraPennell根茎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13CNMR等坡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3个戊烷单萜:rehmaglutinA(1)、rehmaglutinD(2)、3'-methoxyspecionin(3),4个烯醚萜苷:picrosideⅡ(4)、picrosideⅠ(5)、picrosideⅢ(6)、pikur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3和7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新的天然产物.

  • 标签: 西藏胡黄连 玄参科 环烯醚萜
  • 简介:海洋异臭椿三萜化合物是一化学结构特殊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绵等海洋生物中的异臭椿三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较多研究.本文拟对海洋异臭椿三萜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海洋药物 异臭椿类三萜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药效学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栀子总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烯醚萜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barrier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33(et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etVl3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s栀子总烯醚萜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烯醚萜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烯醚萜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 标签: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脑出血 内皮屏障抗原 内皮整合素αVβ3 促血管生成素-1 血栓调解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香砂君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用化学测定法观察香砂君颗粒对家兔胃液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用利血平8mg/kg、消炎痛48mg/kg腹腔注射及冰乙酸20μl直接胃壁注射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香砂君颗粒对三种胃溃疡动物模型的溃疡指数并计算溃疡抑制率.结果:香砂君颗粒可升高家兔胃酸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对大鼠消炎痛、利血平及乙酸胃溃疡香砂君颗粒的溃疡抑制率分别为48.7%、51.43%和39.87%.结论:香砂君颗粒对实验性胃溃疡有较好防治作用.

  • 标签: 香砂六君颗粒 胃溃疡
  • 简介:目的:蛇谷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后的所得组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使用硅胶吸附层析分离技术,对蛇谷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应用MTT法检测备组分对SGC-7901、HepG-2及c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蛇谷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A1-A6,B1-t34,C,D等12个组分;MTr法实验显示A1、A2组分对SGC-7901、HepG-2及c6细胞的增殖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A1和A2在201a,g浓度时,对HepG-2、SGC-7901、C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达66.8%和68.4%;67.5%和77.8%;73.3%和70.6%。结论:蛇谷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12个组分中以Al、A2组分的抑瘤作用较强,为蛇谷最佳有效部位。

  • 标签: 蛇六谷 乙酸乙酯萃取物 MTT法
  • 简介:目的:对采自中国东海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okamura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MS,NMR等)并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数据相比较,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laurokamureneC(1),debromoaplysinol(2),aplysinolacetate(3),debromoisolaurinterol(4),iso-laurinterol(5),filiformin(6),α-isobromocuparene(7),cuparene-typeether(8)和deoxyprepacifenol(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天然界中发现的第三个重排的月桂烷倍半萜,3系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2-9对真菌Cladosporiumcucumerinum均无明显的抑制活性。

  • 标签: 红藻 冈村凹顶藻 倍半萜 结构解析
  • 简介:熏洗疗法是中压传统疗法之一、在骨科临床中被广泛地使用于治疗风湿性一关节炎。风湿灵熏洗剂是针对熏冼疗法而设.是骨科名老中医陈再然长期使用的有效方剂。自1992年1月研制成医院制剂以来、使用该药治疗上述疾病112例、获满意疗效,现息结如下。

  • 标签: 治疗 风湿性 关节炎 薰洗 洗剂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