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对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的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对癌疼痛有显著的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 标签: 复方顽痛宁酊 镇痛效果 癌性疼痛
  • 简介:目的:研究在慢性肺源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使用稳心颗粒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肺源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稳心颗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养心生脉颗粒辅助治疗扩张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扩张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6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养心生脉颗粒用以辅助治疗,分析该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治疗疗效差异。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NT-ProBNP)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FQ)得分分别为(513.0±14.8pg/ml、44.81±2.03%、49.51±5.2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9.1±15.2pg/ml、39.95±2.05%、59.82±5.81分)。(3)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心率分别为(3.16±0.15L/min、474.5±18.5m、85.1±2.2次/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9±0.14L/min、419.5±17.3m、91.6±2.4次/min)。(4)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分别为(41.02±1.86、51.28±2.41)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46.80±2.01、58.00±2.59)mm。(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11.11%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2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心生脉颗粒可作为扩张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辅助用药,其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养心生脉颗粒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 心力衰竭
  • 简介: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性疾病疗效显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RheumatoidArthritiJRA)与RA、AS属同性质的风湿病,我院采用雷公藤全根制剂治疗本病10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本组104例均为住院患儿,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ARA,1973)诊断为JRA。男58例,女46例。年龄2~15岁;平均11.56岁。病程3个月至14年,平均2.56年。按临床表现分3型:全身型7例,多关节炎型(罹患关节数≥5)84例,少关节炎型(罹患关节数≤4)13例。全部患者在接受雷公藤治疗前,均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无效或效果欠佳,其中59例(56.7%)患者采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病情仍难以控制。入院时仍发热者54例(51.9%),其中2例为高热(39.5℃以上)。

  • 标签: 雷公藤 临床观察 关节炎型 皮质激素类药物 美国风湿病学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1.5%,组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确定丹参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转移率为综合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丹参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丹参饮片用10倍量95%乙醇提取2h,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第1次2h,其余2次各1h,将3次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对两种工艺进行优化,结合实际生产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95%乙醇8倍量提取2h,残渣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h,提取液分别在40℃浓缩至规定密度。结论:此工艺不仅能够充分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保证质量。

  • 标签: 丹参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 简介: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草药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目前一些活性单体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在这些活性成分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深入进行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是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新药 中药 有效成分 结构优化 前药
  • 简介:目的:比较苦参不同采收部位中的苦参总生物碱含量,为苦参栽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在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的分布具有类似的规律,侧根下部〉侧根上部〉主根〉横生根状茎(地中茎)〉茎芽。主根上部和下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主根与侧根下部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苦参生长的第1年、第2年生物碱含量均有较大增长,3年生苦参含量均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3年采收苦参较为合理,且3年生材料中地中茎和茎芽的生物碱含量也比较高,可以多途径利用。

  • 标签: 苦参 不同采收部位 苦参总生物碱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甚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1991年以来.我们根据蚂蚁的药理作用.结合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研制出了以蚂蚁为主.辅以舒肝补肾、健脾除湿、活血化瘀之中药复方蚂蚁乙肝康。经临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5000余例,

  • 标签: 乙肝康 临床疗效观察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治疗 补肾
  • 简介:本文从调理脾胃临床药效学研究着手,探索中药临床药理研究方法。以消化性溃疡为研究对象,用补中益气丸、金佛止痛丸、溃疡宁胶囊三方为主进行病灶指标、证指标、证微观定量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临球药理研究.一方面须抓住病的指标。病灶指标是中药药技评价的基础;一方面着重于证指标.同时结合证微观定量指标的变化。三方面综合,宏观与擞观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可更全面地进行中药临床药理研究。

  • 标签: 临床药理研究 中药 调理脾胃 临床药效 病灶 方药
  • 简介:目的:考察鼠妇有效部位在口服给药方式下的镇痛作用,开展药效学研究,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首先开展鼠妇水提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其次,采用醋酸扭体模型考察鼠妇不同极性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筛选有效部位。基于实验结果,依次选用福尔马林法、热板法研究该有效部位的作用环节及特点,随后采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以及醋酸致毛细血管壁通透升高模型考察其抗炎活性。此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鼠妇的活性成分。结果:鼠妇水提物在2~5g/kg的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减少小鼠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的扭体次数,在0.4~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缩短福尔马林实验(第二阶段)中的舔足时间,但未能延长其在热板实验中的潜伏时间。在炎症模型中,鼠妇水提物(0.4~0.8g/kg)能够减少小鼠在角叉菜胶实验中的足肿胀程度,而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液质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氨基葡萄糖对照品和鼠妇水提物样品的HPLC谱图中,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处均有峰型一致的色谱峰,且它们在MRM模式下具有相同的质谱行为。结论:鼠妇水提物具有抑制炎症疼痛的药理作用,氨基葡萄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

  • 标签: 鼠妇水提物 动物模型 炎症性疼痛
  • 简介:食药佳品黄精,具有良好的医疗及保健价值。本文从文献记载、物种辨析、资源分布、食用和临床应用、种植发展、质量特征、及道地等七方面综述了相关学者对陕西黄精的研究概况,为黄精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陕西 黄精 道地性 考证
  • 简介:对影响紫锥菊植株内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如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植株器官与组织差异、生长发育时期和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其栽培及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生长环境和紫锥菊不同部位都会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较大差异,不恰当的干燥方式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

  • 标签: 紫锥菊 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G)对大鼠永久局灶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pMCAO)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芹菜素(10、25和50mg/kg)治疗组、金纳多4mg/kg治疗组,插入栓线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术后6h,采用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IV%)、脑含水量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荧光标记法测定神经细胞胞浆Ca2+浓度([Ca2+]i)。结果:芹菜素组脑缺血大鼠行为学体征显著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显著减轻,胞浆[Ca2+]i浓度显著降低。其中,芹菜素25mg/kg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芹菜素对大鼠永久局灶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芹菜素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纯化得有效部位;运用HPLC—MS^3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朝鲜淫羊藿有效部位中鉴定出9个化合物.结论:HPLC—MS^3能简单、快速的分析朝鲜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 标签: 朝鲜淫羊藿 黄酮苷 HPLC—MS^3
  • 简介:目的:研究党参种子真实鉴别方法,为党参种子品种鉴定以及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来源党参分别进行了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非变性凝胶电泳。结果:三种电泳结果显示,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清晰,分离到的差异谱带多;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模糊;子叶蛋白的PAGE电泳,谱带虽然清晰但是没有分离到有差异的谱带。结论:党参种子真实鉴定应选择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通过电泳分析得到陕西凤县,甘肃文县,四川野生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比其他地方的党参种子多出一条R,值大约为0.060的谱带,根据Marker蛋白谱带可以初步推断这个差异蛋白的分子量为170KDa。

  • 标签: 党参 真实性鉴别 电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