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合温肺止丹治疗慢性鼻窦炎280例患者疗效。方法:在患者的手术后通过温肺止丹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80例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头痛症状全部消失,鼻塞改善276例(占98.56%);脓涕症状改善278例(占99.26%);鼻窦窦口粘连4例(占1.43%);鼻息肉复发6例(占2.14%);鼻腔干燥症状明显3例(占1.05%);鼻中隔穿孔4例(占1.43%)。结论: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内窥镜下行中隔矫正术结合温肺止丹治疗可以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

  • 标签: 温肺止流丹 鼻内窥镜外科 鼻窦炎 中隔矫正术
  • 简介:对活血化瘀中药棱不同基源荆棱和黑棱块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为合理开发利用两种药用资源提供参考。两种棱主要含有机酸、异香豆素、茋、黄酮等类等成分,其中,异香豆素类和茋类是棱的特征性成分;两种棱都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和保护肝纤维化等作用。异香豆素类黑棱素B是一个选择性TLR2和TLR4拮抗剂,具有多种活性。两种棱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和药理活性,为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块茎同为棱药用近千年的历史提供依据。

  • 标签: 荆三棱 黑三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了左内毒素诱导兔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过程初期,含香薷、羌活胜湿汤和味羌活丸血清对兔单核细胞内DNA、蛋白质合成及Ca2^+内流的影响,并进行了味羌活影响兔单核细胞内DNA、蛋白质合成及Ca^2+内流的时效关系研究。

  • 标签: 中药 药理学 香薷 羌活胜湿汤 九味羌活丸 血清
  • 简介:目的:研究NocardiaspNRRL-5646对种不同母核的五环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和23-羟基白桦酸的代谢.方法:在NocardiaspNRRL-5646的培养体系中加入底物后继续培养4天,发酵液经萃取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的结构根据光谱数据予以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个代谢产物,分别是齐墩果酸甲酯、熊果酸甲酯、23-羟基白桦酸甲酯.结论:分离得到齐墩果酸甲酯、熊果酸甲酯、23-羟基白桦酸甲酯这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23-羟基白桦酸甲酯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首次发现NocardiaspNRRL-5646菌株特异性地将齐墩果酸、熊果酸、23-羟基白桦酸代谢为相应甲酯的代谢途径.

  • 标签: NOCARDIA SP NRRL-5646 五环三萜皂苷元 齐墩果酸 熊果酸
  • 简介:小白鼠和大白鼠于明期08:00~20:00时和暗期20:00~08:00时腹腔注射尖杉酯碱,发现暗期用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死亡率、大白鼠的体重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均较明期用药时显著.提示尖衫酯碱的毒性具有时辰依赖性。

  • 标签: 三尖杉酯碱 药物毒性 时辰 实验 体重 心电图
  • 简介:黄泻心汤具有加重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所致的急性肺拴塞和缩短凝血时间作用.主要作用干内源性凝血系统。方剂中各组成药物作用不尽相同,大黄具有明显的促凝血或止血作用。

  • 标签: 三黄泻心汤 凝血系统 组方 成药 凝血时间 止血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旱生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旱生香茶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1),乌苏酸(2),maslinicacid(3),2α-羟基乌苏酸(4),hederagenin(5),3β,23-dihydroxy-urs-12-en-28-oicacid(6),arjunolicacid(7),asiaticacid(8),2α,3α,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9),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10)。测试了10个化合物对3种(K562,MKN45,HepG2)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0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讨论了它们的生源关系。所有萜化合物对上述种人体肿瘤细胞株都没有细胞毒活性。

  • 标签: 旱生香茶菜 唇形科 三萜 生源途径 细胞毒活性
  • 简介:2010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7月17~20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本届研讨会以“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围绕转变发展模式加速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研究与科学利用、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进行交流研讨。会议征文活动截止至2010年6月15日,

  • 标签: 天然药物资源 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 中药材 可持续发展 规范化生产
  • 简介:目的:研究金铁锁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gypsogenin(1),2α—hydroxy—ursolicacid(2),tormenticacid(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石竹科 金铁锁 三萜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花刺参体内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SephadexLH-20,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对花刺参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萜皂苷类化合物: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烯-3β,23S-二醇(Ⅰ),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8-烯-3β,23S-二醇(Ⅱ)。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variegatusideA和variegatusideB。

  • 标签: 花刺参 海参 三萜皂苷
  • 简介:日前,以“产学研联合,促进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为主题的第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在海口隆重召开。会上,3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药材生产保护性发展、药用植物种质鉴别、海南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他们发表的学术观点和创新的思维,让与会代表收获颇丰。

  • 标签: 药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开发 学术研讨会 植物药 学术成果 中药材生产
  • 简介:海洋异臭椿类萜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结构特殊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绵等海洋生物中的异臭椿类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较多研究.本文拟对海洋异臭椿类萜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海洋药物 异臭椿类三萜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药效学实验
  • 简介:分别用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致喘法研究了子养亲汤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结果显示子养亲汤醚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子养亲汤水提取物的祛痰作用显著;子养亲汤醇、醚提取物的平喘作用明显.

  • 标签: 三子养亲汤 镇咳 祛痰 平喘 药理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原萜烷型萜,分别为24-(R)-羟基原萜烷-11,13-双烯16(S),23(S)-环氧化物,命名为24-去乙酰泽泻醇O(1),泽泻醇O(2)、24-乙酰泽泻醇F(3)和24-乙酰泽泻醇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泽泻 原萜烷型三萜 24-去乙酰泽泻醇O
  • 简介: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tiliaceusL.)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结果:从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醇(2)、β-粘霉烯醇(3)、羽扇豆醇(4)、日耳曼醇(5)、豆甾-4-烯-3-酮(6)、豆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8)、β-谷甾醇(9)和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槿 三萜 甾醇
  • 简介:目的:对烈香杜鹃茎、叶中的萜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SephadexLH-20、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9个萜单体,分别为熊果酸(1)、2α,3β,23-trihydroxy-12-ursen-28-oicacid(2)、2α,3β-dihydroxy-12-oleanen-28-oicacid(3)、2α,3β-dihydroxy-12-ursen-28-oicacid(4)、齐墩果酸(5)、木栓酮(6)、白桦酸(7)、dammara-20,24-dien-3β-ol(8)、dammara-20,24-dien-3β-oAc(9).结论:化合物5、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4为第一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烈香杜鹃 三萜
  • 简介:阴性乳腺癌是一个较为难治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亚型,患者往往临床预后很差。近年来,国内外积极开展针对阴性乳腺癌的中医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本综述了回顾中医药和天然药物治疗阴性乳腺癌实验方面的进展,结果提示,一些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也提示对抑制肿瘤转移的影响、对耐药的作用、对激素受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药效学的研究也有待加强,复方治疗的研究也亟待关注。

  • 标签: 中药 天然药物 三阴性乳腺癌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浙江丽水市不同海拔高度叶青产量和总黄酮含量变化,为扩大叶青生产适宜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叶青产量以鲜品称重测定,总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叶青产量随海拔升高逐步增加然后递减的变化规律,海拔618m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5~618m海拔范围叶青平均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青总黄酮含量在413~730m海拔范围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730m黄酮含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5~618m海拔范围有利于叶青产量增加,520~730m海拔范围有利于叶青中黄酮含量增加,因此,在520~618m范围有利于提高叶青产量和黄酮含量,是叶青最适宜种植海拔范围。

  • 标签: 三叶青 海拔 产量 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