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金铁锁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化合物,分别为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gypsogenin(1),2α—hydroxy—ursolicacid(2),tormenticacid(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均为首次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石竹科 金铁锁 三萜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e)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原萜烷型萜,分别为24-(R)-羟基原萜烷-11,13-双烯16(S),23(S)-环氧化物,命名为24-乙酰泽泻醇O(1),泽泻醇O(2)、24-乙酰泽泻醇F(3)24-乙酰泽泻醇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泽泻 原萜烷型三萜 24-去乙酰泽泻醇O
  • 简介:目的:研究金丝草(Pogonatherumcrinitum)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苜蓿素(2)槲皮素7-O-鼠李糖(3)。结论:化合物1为新黄酮碳苷,化合物2~3为首次金发草属得到。

  • 标签: 金丝草 黄酮碳苷 波依文糖 结构解析
  • 简介:目的:研究青连翘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通过体外平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8种菌株抑菌活性。结果:青连翘中分离并鉴定了5化合物:phillygenin(1),(+)-isolariciresinol(2),phillyrin(3),forsythiaside(4)andlianqiaoxinsideA(5)。结论:连翘新苷A(5,3,4-二羟基-β-苯乙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3-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为新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醇苷类为连翘主要抑菌成分。

  • 标签: 连翘 咖啡酸苯乙醇苷 连翘新苷A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青连翘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手段,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通过体外平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8种菌株抑菌活性。结果:青连翘中分离并鉴定了5化合物:phillygenin(1),(+)-isolariciresinol(2),phillyrin(3),forsythiaside(4)andlianqiaoxinsideA(5)。结论:连翘新苷A(5,3,4-二羟基-β-苯乙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6)-3-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为新化合物,咖啡酸苯乙醇苷类为连翘主要抑菌成分。更多还原

  • 标签: 连翘 咖啡酸苯乙醇苷 连翘新苷A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管花肉苁蓉寄生不同寄生数量对生中国柽柳光合特性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4、8管花肉苁蓉柽柳分别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测定分析柽柳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柽柳株高、茎粗、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根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增加,柽柳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者均表现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10月柽柳叶叶绿素含量最高,9月11日柽柳叶光合速率达到峰值,11月柽柳叶可溶性糖含量随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增加,柽柳株高、茎粗、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干重均显著降低,各指标均表现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结论:管花肉苁蓉寄生促进了柽柳叶光合能力提升,但随着寄生数量增加,柽柳各部位生长量显著降低。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柽柳 光合特性 寄生植物
  • 简介:目的:研究瑞香狼毒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两双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5,6-二甲氧基-3-[(2-羰基-2H—1-苯骈吡喃-7)氧取代]-2H—1-苯骈吡喃-2-酮,命名为异西瑞香素B(1)西瑞香素(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瑞香狼毒 双香豆素 异西瑞香素B 西瑞香素 瑞香科
  • 简介:目的:研究花刺参体内化学成分。方法:应用SephadexLH-20,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HPLC对花刺参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萜皂苷类化合物: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烯-3β,23S-二醇(Ⅰ),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8-烯-3β,23S-二醇(Ⅱ)。结论:2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variegatusideAvariegatusideB。

  • 标签: 花刺参 海参 三萜皂苷
  • 简介:对中国海关中药材中药饮片出口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1~3月份,中药材中药饮片出口平稳增长,同比增幅高达37.61%。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出口 平稳增长
  • 简介:目的:研究小蓟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结果:-大柱香波龙烷苷已知化合物被分离得到,分别是(7E,9R)-9-hydroxy-5,7-megastigmadien-4-one-9-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anoside(1),(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9-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uro-lignoside(3),4,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7-O-β-D-glucopyranoside(4),citrosideA(5),红景天苷(6),腺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菊科 小蓟 大柱香波龙烷苷 小蓟苷A
  • 简介:2007药市走势往年大相径庭,淡季不淡,销量上升,行情看涨,多商喜出望外;下半年峰回路转,旺季不旺,销量减少,市价低迷,令多商始料不及。2007东北药市是泾渭分明,先喜后忧,但药市整体效益基本稳定,给众商丝欣慰。

  • 标签: 东北三省 药材市场 效益 药市 销量
  • 简介:目的:研究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sublaetaChingetHsu)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SephadexLH-20,硅胶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浅裂鳞毛蕨中分离并鉴定了6化合物,分别为:2(S)-5,7,3′-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即3′-羟基荚果蕨素(1),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2),菠甾醇(3),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4),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4为首次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浅裂鳞毛蕨 鳞毛蕨属 二氢黄酮 2(S)-5 7 3’-三羟基-6 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桑白皮(MorusalbaL.)活性成分。方法运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采用HO-8910细胞对化合物进行抗增殖活性测试。结果:桑白皮中分离得到1化合物,鉴定为5,2’-二羟基-7,4'-O-β-D-二吡喃葡萄糖二氢黄酮苷,它对HO-8910细胞48h,72hIC50分别为3.681.87μmol·L^-1。结论:该中药材中分离得1化合物,并发现它具有抗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活性。

  • 标签: 桑白皮 5 2’-二羟基-7 4’-O-β-D-二吡喃葡萄糖二氢黄酮苷 抗增殖
  • 简介: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tiliaceusL.)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波谱数据文献对照确定。结果: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醇(2)、β-粘霉烯醇(3)、羽扇豆醇(4)、日耳曼醇(5)、豆甾-4-烯-3-酮(6)、豆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8)、β-谷甾醇(9)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3~58为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槿 三萜 甾醇
  • 简介:目的:研究旱生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旱生香茶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1),乌苏酸(2),maslinicacid(3),2α-羟基乌苏酸(4),hederagenin(5),3β,23-dihydroxy-urs-12-en-28-oicacid(6),arjunolicacid(7),asiaticacid(8),2α,3α,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9),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10)。测试了10化合物对3种(K562,MKN45,HepG2)人体肿瘤细胞株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0均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讨论了它们生源关系。所有萜化合物对上述种人体肿瘤细胞株都没有细胞毒活性。

  • 标签: 旱生香茶菜 唇形科 三萜 生源途径 细胞毒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白僵菌对大黄酸葡萄糖甲基化转化作用。方法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离心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新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以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大黄酸糖基化衍生物,结构鉴定为7-O-(4’-甲氧基-β—D-葡萄糖)。结论:芦荟大黄素(1)是新化合物。

  • 标签: 白僵菌 大黄酸 糖基化
  • 简介:目的:研究奇乳海参体内化学成分,寻找结构新颖具有抗真菌活性萜皂苷类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奇乳海参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axilogosideA(1)holothurinB(2),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4≤MIC80≤16μg·mL^-1)。结论:化合物1为萜皂苷化舍物,化合物2为首次奇乳海参中分离得到,它们均显示抗真菌活性。

  • 标签: 奇乳海参 三萜皂苷 抗真菌活性
  • 简介:目的: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中分离出活性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方法:金银花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裂环环烯醚萜苷,命名为dehydromorroniside.结论:该化合物为忍冬属中发现第3morroniside型裂环环烯醚萜苷.

  • 标签: 金银花 裂环环烯醚萜苷 中药 石油醚 乙酸乙酯 化学分析
  • 简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英文简称OBAOR。它是对古丝绸之路传承提升,是我国对外交流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意义。本文辉煌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方面来论述中药密切关系,为促进各有关国家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提供资料。

  • 标签: 中药 一带一路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政治互信
  • 简介:通过对2010药进出口多角度分析研究,希望能帮助业内相关同仁对中药进出口形势更深入了解。

  • 标签: 中药 进出口 分析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