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病颈曲改变与腰曲的关系,探讨颈椎病在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基础。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对诊断明确的颈椎病,同时摄有腰椎正侧位x线照片者共437例,分别测量颈、腰椎曲弓形面积并进行分级,按性别、不同年龄组,各病种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椎曲减小的颈椎病,腰曲也同样减小者占98.63%。颈曲改变与腰曲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曲改变并腰曲改变与年龄呈正相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曲改变是导致颈曲改变并发颈椎病的重要病因。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病病因 颈曲 腰曲 椎曲分级标准 椎曲弓形面积
  • 简介: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椎曲X线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27例颈、腰椎侧位X线,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下X线照片 站位 坐位 椎曲弓形面积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颈椎椎曲紊乱之颈椎病病因。方法:通过X线颈椎侧位及包括上段胸椎之正位像观察,测量导致颈曲改变之颈胸椎正位像之侧凸度数。结果:448例颈曲改变之颈椎病X线显示,占87%有上段胸椎超5度以上侧凸,表明胸背损伤是颈椎骨关节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胸椎 颈曲 颈椎病 X线片 正位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