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的临床研究,将26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3例,167膝)和对照组(136例,172膝)。试验组针对造成KoA功能障碍的高应力点用针刀进行选择的松解,松解点包括:韧带、滑囊、关节内、神经卡压点等。对照组采用针灸。二组均结合解锁推拿法进行综合治疗。通过SF—MPQ;膝关节骨关节严重指数(ISOA)明确其治疗方法的有效;通过安全分级的方法,评估其安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周期明显缩短,且远期疗效确切。二组的安全无明显差异。结论: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微创或无创以及“简、便、验、廉”等特点,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闭合性松解术 解锁手法
  • 简介:目的:通过针刀和药物治疗骨关节的疗效对比,对针刀治疗骨关节的机理进行研究。方法:1、针刀闭合松解治疗;2、外手法治疗;3康复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2例,占总例数53.4%;近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26例,占总例数43.3%;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消失)2例,占总例数3.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0例,占总例数O%。结论:针刀以调节力平衡为目标治疗骨关节,使平衡失调的关节恢复力学平衡状态而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研究反证了骨关节的病因是力平衡失调的理论。

  • 标签: 针刀 骨性关节炎 机理 实验研究
  • 简介:为探讨中药发热止痛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发热止痛帖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分别对66例膝关节骨关节患者进行4周的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热止痛贴对膝关节骨关节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发热止痛贴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扶他林软膏 给药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针刺法对慢性风湿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腹部取穴中脘,关元,气海,下脘,大横,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采用轻捻转慢提插手法,留针30分钟,每2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经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4%。结论:说明腹部针刺疗法可有效治疗慢性风湿关节

  • 标签: 腹部针刺法 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 简介: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的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的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的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经过。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磨擦。在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肱二头肌腱沟等处均有腱鞘。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
  • 简介:类风湿关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疼痛,关节僵硬和畸形的症状体征相似,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同,股骨头坏死需要减少负重、休息等治疗,而类风湿关节由于疼痛和长期卧床会加重病情,本门诊曾收治一例类风湿关节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误诊 治疗方法 症状体征 关节僵硬
  • 简介:膝关节骨关节包括髌骨软化症、创伤关节和增生性关节,三者都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以疼痛为主的症候群,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点:①损伤,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等原因导致关节软骨损伤;②过度负重,由于肥胖或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而致关节面过度负重;

  • 标签: 银针刺灸 郑氏强筋壮骨丸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软组织损伤称“伤筋”,伤筋不仅有“瘀”“有热”,而还有“未破皮”与“破皮”之分,前者多属瘀血凝滞,后者除瘀血外,常有风毒之邪乘隙内侵,毒瘀互结,日久壅而发热,内腐血败,从而出现受伤部位的红肿热痛。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治疗 伤科 瘀血凝滞 软组织损伤
  • 简介:云蔘(PanaxnotoginsengorPNG)是人蔘和花旗蔘之同系亲属同类植物,自古就被用来当伤科药物使用,但未有深入研究数据,现就云蔘对年轻成人之需氧量、运动持久耐力和皮肤血液流动之影响加以探讨。本实验的目的是在探讨云蔘(PNG)对未受体能训练之20-35岁成人的需氧量、心呼吸功能、皮肤血液流动(SkBF)、和血液化学概况等影响。试验对象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EXP,n=14)和对照组(CON,n=17)。试验方法:用双盲法,给与试验组(EXP)每人每次450mg的云蔘(PNG)胶囊,控制组(CON)每人每次450mg的淀粉胶囊,每天服用二次共服用30天。在最高运转运动测试(MXT)下取得试验对象之吸氧(VO2)峰、心跳速(HR)和血压(BP)。在固定负载量(75-80%VO2peak)运转耐久力测试下取得运动至疲惫时间(Tmax)、二头肌皮肤血液流动(SkBFb)、四头肌皮肤血液流动(SkBFq)以及二头肌和四头肌之皮肤温度(Ts),还有HR、BP、平均动脉压(MAP)、和每分换气时间(VE)等数值。所有参与实验者均给予书信通知。本实验采用2x2(x组实验)ANOVA和post-hoct-test统计法来分析所收集的数值并设统计值于p<0.05。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EXP)的Tmax(30.6±12.8minvs34.6±12.7min,p<0.05)有明显进步并且在第24分锺耐久力测试下的VO2、VE以及SkBFb(p<0.05)等数值有明显降低。对VO2峰、SkBF、Ts、HR和血脂等并未达统计值的影响,但可从图表看出不同。在所有测试中,控制组在试验前、后并无显著的改变。碱性磷酸指数(143.2±28.4vs55.9u/1±16.9u/1.p<0.05)在服用云蔘(PNG)30天后有降低。结论:我们从实验得知每天服用1,350mg云蔘(PNG)能使未受体能训练之健康成人,在适度耐久力运动下之平均动脉压和需氧量减少,延长运动至疲惫时间,其可能是对血液血管功能改善的影响。(本实验由庄氏基金会赞助)

  • 标签: 云蔘 骨伤科 植物药 需氧量 体能训练 皮肤血液流动
  • 简介: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散对大鼠建立骨髓相关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X线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消炎抑菌等实验。结果:祛腐生肌散对骨及软组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抑菌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骨髓有抗和吸收坏死组织及修复作用,是一种治疗骨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祛腐生肌散 骨髓炎 实验研究
  • 简介:强直性脊柱椎曲异常症(以下简称“强脊炎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根据近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异常症 编写 诊疗指南
  • 简介:髌股关节是膝前痛最常见病。多发中年人。目前对该病报道不多,重视不够。治疗上倾向局部封闭,药物治疗或关节镜下手术等。本法由髌周上、下半弧形针刺组成。是经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疗效确实。142例,根据HHS量化评定,优良率89.4%。本文分析该法机理:通过髌周环形针刺,松解髌周软组织,增加髌骨活动度,消除髌下脂肪垫无菌炎症,疏通血管通道。调整髌股关节排列的微小移位。减轻髌股关节内压力,恢复髌股关节力学平衡,达到治疗目的,是一有效的安全疗法。

  • 标签: 髌周环形针刺术 髌股关节炎 临床经验
  • 简介: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迈向世界尤为重要的一步。本研究运用经典RA动物模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免疫组织化学、生化等方法,深入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模型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上观察其对实验RA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调控、对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骨莲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RA大鼠血清中5-HTP、5-HIAA含量;2.金骨莲胶囊能明显抑制实验RA大鼠免疫系统分泌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降低IL-1β、TNFα、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3.金骨莲胶囊能明显上调实验RA大鼠血清中Cor的含量。

  • 标签: 血清 IL-1Β TNFΑ RA VEGF 胶囊
  • 简介:观察正骨通痹丹对大鼠骨髓、骨坏死及骨不愈合的治疗作用,通过X线摄片对比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血液流变学、血清钙检测等实验。结果,正骨通痹丹组骨折端或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毛细血管长入,血钙平衡,坏死组织吸收,新生骨的生长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以上三病有增强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对有菌无菌骨坏死均有强烈的再生和抑菌作用。

  • 标签: 骨髓炎 骨坏死 骨不愈合 正骨通痹丹 中药制剂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通调五疗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探讨根据疾病自身规律实施分期治疗行为的必要。方法:治疗组采用通调五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牵引治疗,在治疗第9天、19天、31天对两组进行腰椎疾患疗效评定表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腰椎疾患疗效评定表(治疗组13.684±1.662,对照组13.485±3.001)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第9天后两组评分为(治疗组24.632±1.777,对照组19.667±2.5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第19天后两组评分为(治疗组26.783±1.991,对照组22.967±2.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第31天后两组评分为(治疗组27.332±1.356,对照组23.328±2.73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LDH的不同病理阶段采用相应的通调五疗法治疗其疗效显著。

  • 标签: 通调五体疗法 分期治疗 L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