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批量粉尘爆燃伤后患者的救治经验,丰富不同类型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库.方法:我院于2014年8月2日救治9例昆山爆炸事件中的重度烧伤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加快了恢复进程.结论:对粉尘爆炸伤患者护理中,做好气道护理、口腔护理等全方位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烧伤创面感染及气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粉尘爆炸伤 吸入性肺部损伤 气管切开术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痤疮,中医称为"粉刺",是好发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相关研究显示,约有80%~90%青少年患过痤疮。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30岁之后患病者也逐年增多。痤疮具有高发病率、易复发、难根除等特点,是一种严重损伤面部容颜的疾病,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痤疮 粉刺 外治疗法 最新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蒙药匝迪-5味丸对甲亢术前准备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使用复方碘溶液(卢格氏液)的基础上联用蒙药匝迪-5味丸;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复方碘溶液及普萘洛尔;观察患者术前基础代谢率(BMR)、药物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脉压、BMR、药物副作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蒙药匝迪-5味丸联合复方碘溶液有助于提高甲亢术前准备的质量及临床疗效。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术前准备 蒙药匝迪-5味丸
  • 简介:目的:通过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为控制桑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市场上常见的桑黄品种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ispolon和原儿茶酸含量。色谱柱为UItimateAQ-C18(4.6mm×250mm,5μm);(A)测定hi-spolon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363nm,(B)测定原儿茶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56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hispolon及原儿茶酸分别在线性范围1.3-0.043mg/mL(r=0.9997),0.4-0.025m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鲍氏针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火木针层孔菌、忍冬木层孔菌不同种、不同宿主的9个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含量42.8-96.8μg/g。松木上生长的不同种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其它样品含有hispolon,含量90.9-223.3μg/g。结论不同桑黄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可作为桑黄的指示成分进行检测。受试样品hispolon含量差异大,表明品种、宿主和生长环境对桑黄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宿主,松木上生长的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监测hispolon含量,对控制桑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桑黄 hispolon 原儿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BEH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5种姜酚类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 标签: UPLC 炮姜 姜酚
  • 简介:小儿发热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以高热、急性发热为主.本文首先阐述了发热患儿的评估及护理诊断,其次,分析了小儿发热处理原则及治疗方式,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儿科5岁以下发热程度评估与监测及退热药物的临床运用价值,在对症治疗小儿发热症状时,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病因,通过辅助检查、症状鉴别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儿科 发热程度 评估 监测 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