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人真的很有意思,有意思到什么程度?你一定想知道吧?有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儿,到我家,我爱人拿着苹果给他的时候,他说:“吃苹果会肚子疼!”那天我跟孩子的父母谈起此事,孩子的母亲说:“孩子咳嗽,不让他吃凉的。说吃苹果会肚子疼,他就记住了。”苹果里有很多维生素、矿物质、身体所需要的最好的水、纤维素、糖分,这些都是身体细胞所需要的材料,一把一把地吃药,却不让孩子吃苹果?

  • 标签: 多维生素 肚子疼 苹果 孩子 矿物质 纤维素
  • 简介:病案是病人的健康档案资料,在医、教、研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我们中医教学医院,一些典型、特殊的病案是生动的示教资料。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医院分级管理,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评估,主要医疗指标均来源于病案。另外病案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的事实依据。我院自1991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标准,对出院病历逐份进行质量评析,现就中医病案书写常见错误分析如下。一、问诊问诊书写质量主要反应在主诉的现病史上。

  • 标签: 中医院 病案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1.仰卧起坐仰卧起坐应该在软硬适中的场地做。最好是在地板上铺一层运动软垫或是垫被,不要在太软的床上或者在太硬的地板上,有骨质疏松症或是压迫性骨折的人,并不适合做仰卧起坐。

  • 标签: 健身运动 家庭 仰卧起坐 骨质疏松症 压迫性
  • 简介:对筛选出的川党参三个栽培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比较,产量比较,同工酶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组织显微比较,为川党参选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川党参 品种 比较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癌、胃癌、肠癌、肝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肿瘤患者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中医疗法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得分法及中医舌象分析仪检测法进行结果比对,获得123例肺癌、107例胃癌、117例肠癌及129例肝癌患者为有效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研究。结果:肿瘤患者中平和质占18%,8种偏颇体质占82%;肺癌患者中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胃癌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较多见;肠癌患者中以气虚质和阳虚质较多,肝癌患者中血瘀质较多。对照组人群中,平和质占32%,偏颇体质占68%。结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分布特点,肿瘤患者与一般对照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差异,肿瘤患者中医体质年龄及性别分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 标签: 中医体质 胃癌 肺癌 肠癌 肝癌
  • 简介:对于肝损伤患者应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合理选择救治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外伤 救治方法 外科学 中医肝病学
  • 简介:依据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与消费方之间的权力关系,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可以划分为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中,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方与消费方之间是建立在行政和技术权威基础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治理模式中,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与消费方则是建立在平等沟通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管理模式 治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流行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现今时尚养生圈中流行着七种观念误区,如果你还在错误地坚持着,希望小编请来的中医养生专家的解说揭秘,能为你的养生观拨乱反正。

  • 标签: 中医养生 流行时尚 专家 观念误区 养生观
  • 简介:基金项目孝感市科技局基金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11XKF041)。摘要目的探索我市4323例体检人群饮食习惯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2009年7月~2012年12月选取的4323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习惯和中医体质测评问卷,对入选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中医体质测评,判定中医体质分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饮食习惯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以平和质为对照,排除人口统计学指标影响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与喜热及喜冷,阳虚质与喜热,阴虚质与喜冷,痰湿质与喜油腻,湿热质与喜炙烤,血瘀质与喜炙烤,气郁质与喜炙烤,特禀质与喜甘甜关联程度最高。结论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有与之关联程度较高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偏颇体质的形成,改善体质的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饮食习惯 中医体质类型
  • 简介:目的:对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护理人员中成药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减少临床护理人员中成药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非惩罚上报系统上报的79例护理人员发生的中成药错误给药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中成药给药错误发生情况、涉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给药错误发生班次和导致不良后果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身份识别错误、给药遗漏和给药剂量错误为常见的3种给药错误,分别占25.3%、22.8%和19.0%;工作年限1~2年、〈1年和3~5年者发生给药错误的比例分别为32.9%、20.3%和17.7%;给药错误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是上午班、中午班和下午班,分别占34.2%、25.3%和17.7%;给药错误最容易导致1级、0级和2级的不良后果,分别占51.9%、36.7%和8.9%。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中成药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药 护理人员 给药错误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