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在重度颅脑损伤(seriousbraininjury,S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SBI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两组预后、颅内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良好率为39.53%,研究组良好率为65.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颅内压逐渐降低(P〈0.01),术后3d和7d.研究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减压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其他不同部位损伤的相关因素、救治措施及临床效果,以期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109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受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死亡率及临床救治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治愈69例,占633%;轻残21例,占193%;重残11例,占100%;植物生存状态5例,占46%;死亡3例,占28%。结论合理选择救治程序至关重要,重视院前急救和术后综合治疗,明确颅脑损伤与颅外损伤组合特点,对认识各部位伤情的组合关系,强调整体复合意识,指导分类救治是有益的。

  • 标签: 颅脑损伤 多发伤损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就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50例病历资料,对患者脑细胞缺氧缺血的现象进行有效地改善,同时将颅内压快速降低善。有报道认为,与无颅内压者相比,颅内压高者的记忆障碍和智力障碍要多些。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0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经过上述护理干预之后,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精神障碍程度大幅度降低,40例好转,10例治愈。结论颅脑损伤伴神障碍的病人治愈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质量。在护理上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精湛的护理技术,更要掌握语言交流的艺术性,做好病人的心里护理及安全护理,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精神症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才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对瑞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低,良好率及中残率较对照组高。结论:亚低温治疗是颅脑损伤治疗方法之一,临床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经相应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但干预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每组28例,实施常温常规方法进行医治作为对照组,实施亚低温法医治作为观察者。结果: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27.78%)相比,观察组(3.85%)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预后良好率,观察者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VS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 标签: 急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