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的特性,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阳气受损则会发生相应的病理表现。本文综述了阳气受损的不同病理表现和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治法和方药。认为阳气受损可大致分为:阳气虚损、阳气郁闭、阳气亢逆、阳气暴脱、阳气下陷,其相应的治法为:温阳之法、通之法、潜之法、回之法、升之法。温阳之法又可分为温脏腑之和温经络之;通之法有辛温通、祛邪通、和营通、疏解通;潜之法可分温潜和滋潜;升之法涵盖升解郁、升举陷、升散火等诸法。

  • 标签: 阳气 治阳法 探析
  • 简介:江苏中医流派简称“派中医”,具有历史悠久、医家林立、医著丰富、传承经典、创立新说、发明新技、思想开放、注重教育等优势与特点,包含了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金陵医派等多个相互间既有关联又各有特色的中医流派,但均蕴含深厚的江苏地域人文属性,有必要相互协作,在“派中医”的平台上共同开展研究.

  • 标签: 苏派中医 江苏中医 中医流派
  • 简介:王永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风病诊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风病变证戴证的概念。从戴证的概念、戴证的病机与临床诊治等方面对中风病变证戴证进行探讨,并通过对1例病案进行分析,总结王教授诊治中风病变证戴证的经验,以期为戴证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风 戴阳证 王永炎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潜祛痰方对肥胖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对象,随机选取SHR9只作为普食对照组(SHR组)予普通饮食,其余54只予高脂饮食共10周进行肥胖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以周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WKY大鼠为WKY对照组。中药组予活血潜祛痰方42g·kg-1·d-1药液灌胃,西药组予缬沙坦30mg·kg-1·d-1配液灌胃,WKY对照组、SHR组和模型组均用等容量饮用水灌胃,均灌胃2次/d,持续8周。观察体质量、血压、糖脂代谢指标、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观察大鼠左室重构、心肌结构和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GRP78)、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压(P<0.05,P<0.01)、空腹血糖(FPG)(P<0.01)、三酰甘油(TC)(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P<0.01)水平均显著降低;(2)中药组大鼠体质量(P<0.05)、Lee’s指数(P<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P<0.0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3)中药组心脏质量指数(P<0.01)、左室质量指数(LVMI)(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4)SHR组心肌AngⅡ水平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模型组AngⅡ显著高于SHR组(P<0.01);中药组心肌Ang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5)模型组心肌GRP78、Caspase-1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R组(P<0.01),中药组GRP78、Caspase-1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活血潜祛痰方可显著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肥胖状态、血压、糖脂代谢及左室重构,可能与其调控心肌局部AngⅡ-GRP78-Caspase-12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

  • 标签: 活血潜阳祛痰方 SD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肥胖 左室重构 内质网应激
  • 简介:仲景《伤寒论》有曰:病发于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内虚因作痞气。又曰:证下之早者,为结胸;阴证下之早者,为痞气。夫结胸、痞气,因下早而成,固人人能明之。独阴阳二字,未有能确辨之者,不能不致疑其间也。其阴阳,指表里之阴阳言乎?抑指风寒气血之阴阳言乎?抑指三三阴经脏腑之阴阳言乎?其言证阴证也,抑以邪之热为证乎?阴邪之寒为阴证乎?如以阴阳为表里之阴阳也,以病发于证属表之证,不宜下,误下成结胸,固矣。若以病发于阴为阴证属里之证,正宜下,何云误下反成痞?则知此阴阳,非以表里之阴阳言也。如以阴阳为风寒气血之阴阳也,风为,邪伤卫,卫主气,气伤反成结胸;寒为阴,阴邪伤荣,荣主血,血伤反成痞气。夫结胸为实邪,为证重;痞气为虚邪,为证轻。岂有邪伤无形之气,成结胸之实证;阴邪伤有形之血,反成痞满之虚证乎?则知此阴阳,非以风寒伤气伤血之阴阳言也。如以证阴证为三三阴经言也,夫三经证为属腑,如太阳、阳明、少阳为病在表,当汗不当下,误下则邪入里而成结胸是矣。但三阴经证则属脏,如太阴、少阴、厥阴为病在里,正当下,当下而又言误下遂成痞气,则知此阴阳,非以三阴三之脏腑言也。

  • 标签: 《伤寒论》 结胸 阴证 阳证 三阴三阳 病发于阳
  • 简介:目的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升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思维和用药用量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运用升散火汤诊治的20例发热(持续2~6个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升散火汤治疗的发热,其常见临床表现除发热外,还有乏力、恶风寒、食欲一般、口干、大便溏薄等。方中药物常用剂量:辛温发散药防风、升麻、羌活、独活6~10g;解肌退热药柴胡8~20g,葛根10~20g;健脾补中药人参6~15g(党参15~20g),黄芪15~20g,炙甘草3~10g;清热解毒药生甘草5~10g;滋阴养血药白芍6~20g。从性味、归经来看,药物以微温、辛甘味为主,多入脾、肺二经。结论取"火郁发之"之意,临床选用升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处方精简,用量得当,疗效确切。

  • 标签: 病-证-方-药-量 升阳散火汤 中长程发热 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