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服天麻钩藤饮,两组均连续服药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O、vWF、E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效果较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养阴平汤治疗阴虚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阴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平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汤治疗阴虚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阴虚阳亢型 养阴平肝汤
  • 简介:目的观察龟蛎抑颗粒治疗甲亢阴虚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亢的治疗作用及优势。方法选择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亢阴虚证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龟蛎抑颗粒合并应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龟蛎抑颗粒治疗甲亢疗效满意,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甲亢 阴虚阳亢 龟蛎抑亢颗粒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采用经颅磁治疗脾虚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的60例确诊为多发性抽动障碍患儿有关资料,随机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中药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经颅磁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经颅磁 中药 抽动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七味调压颗粒配合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药培哚普利片降压,治疗组43例在西药基础加用七味调压颗粒、知柏地黄丸,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在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单纯降压西药培哚普利(P〈0.05),临床症状改善也单纯西药组。[结论]七味调压颗粒配合知柏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血压病 阴虚阳亢型 七味调压颗粒 知柏地黄丸
  • 简介:目的:观察脾舒合剂治疗热脾虚便秘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热脾虚C-IBS患者分两组,治疗组40例予GPS合剂治疗,对照组20例予莫沙必利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舒合剂能改善热脾虚C-IB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 肝脾舒合剂
  • 简介:目的总结包虫病465例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004~2010年收治的465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47例行包虫外膜内外囊切除的根治性手术,315例行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或大网膜填塞缝合囊腔关闭术,3例行右下肺切除+膈肌修补+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引流术,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外科手术是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包虫大小,发生部位,数目及医生的经验采用包虫外囊完整摘除的根治性手术,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或大网膜填塞缝合囊腔关闭术等均为治疗包虫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脏 细粒棘球蚴病 内囊摘除术 外膜内外囊切除术
  • 简介:月经后期是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于其治疗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但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有限,中医中药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诊疗中,卫蓉教授发现,由于现代生活的高压力,郁肾虚月经后期成为目前月经后期中的主要类型,结合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5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历,提出运用中医膏方治疗郁肾虚月经后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月经后期 肝郁肾虚 膏方 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