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描述了受试者在临床研究中面临风险的特点,从伦理委员会组织机构与人员设置、培训、跟踪审查及伦理监管等方面列举了伦理审查风险的表现形式,剖析原因,并提出应通过加强监管、改进组织机构设置、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实地访查、完善跟踪验收机制、建立独立数据和安全监查委员会等措施规避风险.

  • 标签: 临床医学 伦理审查 风险 防范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市某辖区羁押吸毒人员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该人群丙肝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口、行为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丙肝感染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该辖区羁押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人员占945%,共用针具率为653%;有商业性行为者占425%,安全套使用率618%;该人群丙肝阳性率2875%。女性吸毒者(OR=779,95%CI136~7958)、频繁共用针具(OR=757,95%CI162~7067)、较大年龄(OR=731,95%CI102~31791)、离异(OR=191,95%CI110~329)增加吸毒者感染丙肝的风险。非注射吸毒(OR=000,95%CI000~043)、较少注射吸毒次数(OR=005,95%CI002~011)、不共用针具(OR=000,95%CI000~003)可降低吸毒者感染丙肝的危险。结论该辖区注射吸毒者的共用针具率和丙肝感染率较高。采取措施减少吸毒者的注射吸毒次数及共针频率可以降低该人群的丙肝感染风险。

  • 标签: 艾滋病 吸毒者 羁押人员 哨点监测
  • 简介: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与工作程序在我国GCP以及一些国际指南如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以及WHO的生物医学研究审查伦理委员会操作指南中都有明确的描述.由于对法规、指南的理解与实施的不同,各地伦理审查工作存在很大差异.国内目前尚没有对伦理委员会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的制度与体系,因而难以保证伦理审查对受试者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此为世界卫生组织对伦理审查工作的视察与评价,包括目的、方法、操作规程、实施等11个方面.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视察 评价
  • 简介:顺铂作为化疗药物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效应。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内在的或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顺铂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对顺铂耐药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为肿瘤的治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克服耐药性等方面都提供了更广阔具体的思路。

  • 标签: 顺铂 肿瘤 耐药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指全身骨骼中骨量减少的一系列症候群,罹患该病者骨髓中脂肪被耗尽,全身骨骼中骨密度和骨质量显著下降,其特征是骨骼中的矿物质的大量流失和骨微结构的不可逆性恶转。骨骼质量的下降与骨折风险的增加,使得该种疾病日益成为公众健康的新难题,在老龄化国家中日益引起关注。诸多学者在中西医不同领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还未对其机制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目前研究成果加以综合论述,希望对今后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我国少数民族多聚集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地域性传染病相对多见,这些地区公共卫生预防更为薄弱,我们当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上述地区。目前,民族院校中开设的课程中相对重视专业教育,

  • 标签: 民族院校 公共卫生 预防机制
  • 简介:脓毒症高致死率使其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是致免疫失衡的关键因子,有RAGE、TLRs和CD24等多种受体,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挑战。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失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受体 中医药 免疫调节
  • 简介: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角度,回顾总结了近10多年来针刺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及其神经作用机制.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而改善膀胱的功能;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穴位的选择有神经节段性.

  • 标签: 针刺 膀胱功能 神经机制 膀胱疾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药理药效中的各组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聚类统计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金属元素。结果:二妙丸具有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药效,并探究了痛风症可能与体内金属离子的作用相关。结论:该实验结果为二妙丸从金属离子的角度对其能够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二妙丸 痛风 ICP-MS 金属组学 聚类分析
  • 简介:细菌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在抗生素不断涌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其中耐药菌增多是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IoddigesiiRolfe)、马鞭石斛(D.CmbCatUmHook.var.ocula—tumHook.)、黄草石斛(D.Chn/SanthUm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Wall.exLindl.)或金钗石斛(D.nobileLindl.)等同属植物的乾燥茎。

  • 标签: 铁皮石斛 滋阴生津 阐释 功效 同属植物 环草石斛
  • 简介:卫生电子政务对于进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长期而深远的意义。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以及电子政务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建立我国卫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模型,其核心分别为目标选择机制、动力机制、技术支持机制、模式选择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技术创新机制。并对六大机制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运行机制的实际效率是这六大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卫生电子政务 运行机制 电子政务
  • 简介:按照经典中医药学(classicChinesemedicine,CCM)的理论,阴阳相互作用(互感、互消、互长、互生、互用和互化)是一个贯穿于不同层面生命运动之中的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调控机制,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其"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标签: 相互作用 阴阳 光子辐射 生物 中医药学 生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