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薄层细胞学检侧(TCT)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就诊的1675例患者进行宫颈TCT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报告系统。结果将分类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检出异常结果如下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能明确(ASC-US)67例,检出率为400%;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6例,检出率03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7例,检出率为10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检出率为036%;鳞状细胞癌(SCC)1例,检出率为006%。检出阳性病例中28例经阴道镜下取材活检,经活检结果为阳性者16例,符合率为5714%。结论宫颈TCT在妇科普查中阳性检出率高,癌前病变分型明确,能够准确反映宫颈的病变情况,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分级 阴道镜 宫颈病变
  • 简介:作者简介俞斌(19674-),女,汉族;上海金山;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治医师;从事专业妇产科。摘要目的评价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yTest,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99例妇女行TCT检查,将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共957例,其中538例自愿行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11699例受检者中TCT法标本满意率9433%,细胞阳性病例957例,总检出率818%,其中ASC-US及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666例(695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2例(211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4例(878%),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1例(010%),鳞状细胞癌(SCC)4例(042%)。阴道镜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等538例,正常或炎性反应225例(4182%),CINI159例(2955%),CINII86例(1599%),CINIII50例(929%),CA18例(335%)。结论TCT作为无创伤检测,是目前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等可以进一步帮助明确诊断。

  • 标签: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康复新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8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发热,体温〉39℃,予口服布洛芬混悬剂退热,髓病毒抗体证实为EB病毒感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加康复新10mE口服,3次/d,治疗10d。观察2组体温恢复正常、扁桃体充血肿大改善及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改善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10d后,在扁桃体红肿及分泌物消失时间、发热时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异常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因服药困难未完成治疗。结论:口服康复新可以缩短发热、扁桃体充血肿大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时间。

  • 标签: 康复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参与电针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的过程。方法: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0)、造模组(n=15)、电针治疗组(n=15)。模型组与电针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培养复制白细胞增多模型,每天从耳缘静脉采血,测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造模后每天对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正常组不予处理。处死前麻醉动物,开腹,制作脾脏的扫描电镜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脾血窦基膜小孔口。拍摄数码照片.利用显微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脾血窦基膜小孔口的直径,面积和周长。结果:电针组白细胞数较模型组恢复快(P〈0.01),电针组家兔脾血窦基膜小孔等效直径、面积和周长均小于模型组(P〈0.01)。结论:当白细胞计数升高时,电针有助于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水平.该作用是通过脾脏实现的。

  • 标签: 针刺疗法 白细胞增多 脾脏 家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苦参注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患者做为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化疗治疗,另外42例患者做为研究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联合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使用复方苦参注射联合化疗治疗的研究组,在短期有效率、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提高率上面明显优于使用单纯性化疗治疗的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体能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小,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中可优先考虑。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化疗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
  • 简介:目的:评价康艾注射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60mL稀释后静滴1次/d,每周期14d,观察4个周期后肿瘤客观疗效、生活质量、中医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方面。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稳定率分别为70%、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周期后治疗组的体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血液学及消化道毒性。结论:康艾注射可能会提高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力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这类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中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益心口服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改良Simpson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及益心口服大中小3个剂量组。采用二亚硫酸钠造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含量,观察益心口服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缺氧模型组心肌细胞变大,折光性差,胞核暗淡,细胞LDH和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细胞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益心口服各剂量组SOD活性增加,LDH和PK含量增加,而MDA含量降低(P〈0.05)。未见剂量依从性。结论:益心口服通过抗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需比等来减少缺氧心肌细胞损伤。

  • 标签: 益心口服液 心肌细胞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激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参麦注射静滴联合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本研究主要运用对比分组的方法,对参麦注射静滴联合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该方法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

  • 标签: 胃癌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参麦注射液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艾迪注射对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NSCLC)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的干预。方法将60例Ⅱ期NSCLC术后TP化疗方案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P化疗组及艾迪注射联合TP化疗组,留取治疗前后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C表达水平。结果单纯化疗组与艾迪注射联合化疗组VEGF-C表达水平分别为(1024±501)和(761±464)pg/ml。较治疗前,两组均可降低VEGF-C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可加强化疗对NSCLC患者血清VEGF-C表达的抑制作用,参与抑制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VEGF-C 艾迪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参附注射对健择联合顺铂方案(G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方法34例拟行G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参附先期治疗组(18例)和参附后期治疗组(16例).参附先期治疗组:于第1疗程化疗前3d开始用参附注射静脉滴注,化疗实施GP方案;第2疗程仅用GP方案作自身对照.参附后期治疗组:第1疗程仅实施GP化疗;第2疗程化疗前3d开始用参附注射,后实施GP方案.通过随机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观察参附注射对GP方案毒性的影响.结果总体参附+GP方案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毒性均较GP方案低(P<0.01),其中参附先期治疗组参附+GP方案的血液毒性较GP方案低(P<0.01),而参附后期治疗组两方案无显著差异.参附注射对气虚痰湿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显示较好的减毒作用(P<0.01或P<0.05).结论参附注射能减轻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毒性,对气虚痰湿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减毒作用较明显;早期联合应用参附注射,减毒作用更好.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健择 顺铂
  • 简介: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消癌平注射静脉滴注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口服,对照组只给予盐酸埃克替尼,疗程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并判定疗效,检测血清免疫指标、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P〈0.05);治疗组对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指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癌平注射液 盐酸埃克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