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疹通常指类似痤疮的一类皮肤毒性,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剂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用此类药物后,并不出现皮疹,这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往往较低。虽然由此类酪氨酸激酶拮抗剂药物造成皮疹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然而许多对此类药物(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爱必妥Cetuximab)的研究表明,皮疹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及皮疹与病人的生存期均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EGFR拮抗剂引起皮疹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因为皮疹可以作为对该类药物早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另外,由于出现皮疹患者有着较长的生存率,皮疹也可以作为对癌症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标准。

  • 标签: 皮疹 人表皮 生长因子 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
  • 简介: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方药及单纯解毒方药,观察扶正解毒方药对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的宏观表征、NF-K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明显呈淡淡的浅棕黄色,模型各组细胞着色呈现明显的棕黄色,以缺血24小时-48小时为主要变化,给予扶正药、解毒药和扶正解毒药后,神经着色较浅,其中以扶正解毒药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各药物组着色仍比假手术组明显。脑组织细胞浆呈现相同趋势;(2)缺血各模型组大鼠,缺血侧c-fos和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扶正药和解毒药治疗组c-fos和NF-KB在缺血24小时-48小时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扶正解毒药治疗组在缺血各时间点c-fbs和NF-K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的NF-KB、c-fos蛋白明显升高;扶正解毒中药治疗重症脑梗死大鼠可能与调节NF-KB、c-f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核转录因子κB蛋白 C-FOS蛋白 火毒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祛痰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24h饮水量、24h尿蛋白量、血肌酐、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病理切片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采用一步法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65蛋白质含量.结果治疗后,模型组尿蛋白量较正常组呈上身趋势,中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中药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相对于模型组P65蛋白表达上调,中药组治疗后P65蛋白表达量下降,接近正常组.结论活血祛痰法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活血祛痰法 NF-kB P65蛋白 信号传导
  • 简介:据2012年12月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一次发布的《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环球中医药》核心影响因子为0.338(2010-2011),比去年统计的0.208有较大的提升,在69种中医药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从原来的第59位上升到第40位。在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环球中医药》影响因子排名从原来的1685位上升到1149位,综合评价总分从原来的1873位上升到1358位。

  • 标签: 影响因子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期刊引证报告 核心期刊 综合评价 中医药
  • 简介:据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一次发布的《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环球中医药》核心影响因子为0.603(2011-2012),比去年统计的0.338有较大的提升,在29种中医药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在193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环球中医药》影响因子排名从原来的1149位上升到523位,综合评价总分从原来的1358位上升到617位。同期,本刊扩展影响因子0.821,扩展他引率0.89,扩展H指数6(至少有6篇文章被引不低于6次)。

  • 标签: 影响因子 中医药类 核心版 中国科技信息 综合评价 名第
  • 简介: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胶囊提取液(YSHXC)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致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因子-κB(NF—κB)活化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CY诱导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HCY组、HCY+YSHXC(小、中、大)剂量组。通过细胞计数观察VSMCs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NF—κB、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HCY诱导后可使NF—κB活化、VCAM—1的表达增强;而YSHXC可从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抑制其表达(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这在各实验组细胞数目也有相应的体现。结论:YSHXC能明显抑制HCY诱导的NF—κB活化及VCAM—1的表达,减少VSMCs的增殖和向内皮的迁移,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益肾活血胶囊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因子-κB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增殖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andB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 标签: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 Γ-氨基丁酸A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律失常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76名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采取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8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实施常规疗法的同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率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 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机体后所引发的,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是乙型肝炎致病甚至其慢性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固有免疫中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成为HBV感染研究的新热点,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TOLL样受体3 生物学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