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东垣为补土派创始人,前贤对其"升阳散火论""阴火论"等多有阐发,而对饮食内伤则疏于叙述。而东垣时代多战乱,人们或食不果腹,或过食饱餐,所犯疾病多与脾胃有关,与当今人们由饮食偏嗜、起居失宜所引发疾病有相似之处。东垣在《脾胃论》《兰室密藏》中多次指出内伤饮食因素是造成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内伤饮食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东垣时期与现代饮食的致病特点与相似性;归结病因病机与治法为饮食失节,脾胃受损,宜补中益气;脾虚胃实,阴火炽盛,宜甘温除热;脾胃积滞,宜理气消导;并以糖尿病和妇科疾病为例,深入探讨东垣脾胃内伤饮食辨治思想对现代疾病的指导。

  • 标签: 李东垣 饮食内伤 脾胃疾病 现代疾病
  • 简介:乃卿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扶正固本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他善于应用扶正固本法以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临证用药时针对正虚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气血不足、阴虚津亏、肾阴亏虚、肾阳不足等不同虚证,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壮阳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等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教授主持研发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放疗、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扶正固本 肿瘤 参芪扶正注射液 李乃卿
  • 简介: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乃卿教授对于肠梗阻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肠梗阻按照其病情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肠腑痞结(正盛邪弱)、肠腑瘀结(正虚邪盛)、肠腑疽结(正虚邪陷)3个阶段。临床上分为气滞血瘀证、肠腑热结证、肠腑寒凝证、水结湿阻证、食积中阻证、虫积阻滞证6个证候。治疗以通里攻下、降逆理气为总的治法,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辨证后,以总治法为基础,灵活运用通腑汤加减化裁,以缓解患者痛、吐、胀、闭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肠梗阻 通下法 通腑汤 临床经验 李乃卿
  • 简介:本文梳理了东垣从脾胃论治头面诸窍疾病的思想:(1)"诸窍脾胃,生理相联",诸窍与脾胃不仅存在直接隶属或经络相连,且需要脾胃将水谷转化为清阳之气以上荣;(2)"内伤脾胃,九窍不利",一旦内伤脾胃,头面诸窍亦会受到波及,出现以"清阳不升""湿浊上蒙""火气上攻"为主要病机的疾患;(3)"通利诸窍,首重脾胃",东垣治疗诸窍之疾首重脾胃,主要有"补中升阳以荣窍""除湿安中以通窍""调中降火以护窍"三种治法;(4)"标本兼顾,用药精当",东垣善用甘温药补中以培本,风药升阳以引经,温燥药除湿以通窍,寒凉药降火以救标。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 头面诸窍 学术思想
  • 简介:乃卿教授将甲状腺、乳腺、子宫增生性病证归属为肝系病证,认为情志因素是重要病因,气滞、痰凝、血瘀为共同病机,3种增生性疾病在疾病发展的各阶段所表现的肝系病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并相互影响。在从肝论治、异病同治核心治则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重在疏肝理气,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善用治疗甲状腺、乳腺、子宫疾病的常用特色药,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异病同治 肝系病证 从肝论治 学术思想 李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