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科实习护士感染防范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实习的67例护士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优良率为84.88%。其中32名优秀,41名良好,13名差。1年中发生针刺伤2人,未发生感染。结论: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能力,需切实加强对实习护士的培训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高效。

  • 标签: 感染科 实习护士 自我防护意识
  • 简介:随着我国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科学研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管理好科研经费,提高其使用效率,对高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变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提出强化管理基础、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责任到部,多部门共同协作、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学校制定总制度,各学院精准法则等方法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旨在促进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 标签: 高等学校 科研经费 管理
  • 简介:对于实习护生来说,刚从学校走向社会,自身的能力素质都没能在社会生活中得以锻炼。不能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充分的转化为护理工作能力。实习护生在医院中会有带教医师对其指导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帮助。但实习护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护理临床实习的效果。而临床实习的效果是考察实习护生合格标准的重要依据。文章就实习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习护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管理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肾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为肾内科住院患者合理性用药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肾内科住院的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有801例使用抗生素,其中594例使用1种抗生素,207例使用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品种共32种(P〈0.05)。801例抗生素使用者中,属于治疗性的558例,属于预防性的243例(P〈0.05)。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者均通过静脉给药,使用时间大于1天者占11.66%,使用1天者占88.34%(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情况比较常见,超过WHO抗生素使用50%的规定。提示肾内科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肾内科住院患者 应用情况 治疗性抗生素 预防性抗生素
  • 简介:目的:评估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尚善口腔门诊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腔基础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牙齿健康状况(龋损、充填牙齿缺失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6-36岁组龋齿受损率较高,60-85岁组口腔修复率较高。患龋率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者患龋风险远低于健康状况为良或以下者。发病与年龄、牙齿部位、补牙、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呈正相关。结论:大多数口腔修复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进行修复前进行科学的口腔健康检查评估有利于掌握患者的基本状况,为制定科学的治疗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修复 口腔健康 调查 建议
  • 简介:目的探究中医情志足浴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10月诊治的消化大溃疡患者12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各60例,研究组患者选择中医情志足浴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并且让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为8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从护理评分上看,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在护理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中医情志足浴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睡眠质量,调节情绪状态,有助于溃疡的愈合,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高,医患关系和谐,促进了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临床护理价值积极。

  • 标签: 中医情志 足浴护理干预 消化道溃疡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社区模式的构建思路并试评价其意义。方法对医院所在社区保障人员的进行分类,分别设立干预组对照组,通过建模、组织培训、比对等试构建急诊-社区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并统计,对实施急诊-社区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建模构建急诊-社区模式后,干预组对照组的调查反馈信息统计比较表明,干预组在现场急救人次数、120拨打数、季节性疾病发病率、心理应激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都有明显降低;而在急救药品知识掌握打分上有明显上升。结论构建和实施急诊-社区模式有利于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保障社区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急诊-社区 模式构建 运用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D1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4例,其中32例给予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设为对照组;32例采取D2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1、3、5年的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3、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4.4%、40.6%、25.096;对照组为75.0%、43.75%、21.8%,两组5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对照组1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1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除术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采用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D1淋巴结清扫术 D2淋巴结清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是中国已知的第一部针灸专著,由西晋时期的皇甫谧撰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而成,这次编撰工作不单是对三部典籍的整理、引用保存,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科的一次再认识创作。本文从《甲乙经》对《素问》《灵枢》内容的选择,以及对所选内容的编排方法两方面入手,探究皇甫谧编撰《甲乙经》的思路方法,力求对理解运用《甲乙经》文有所助益。

  • 标签: 内容选择 针道 事类相从 删其浮词
  • 简介:人到了中老年,心脑血管最容易发生危险,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随时注意。麻、凉、痛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日趋增多,掌握心脑血管急症的现场判断、急救,已成为现代人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

  • 标签: 求救信号 北京急救中心 急症患者 脑发 应知应会 言语不清
  • 简介:为提高艾炷的制备速度质量,设计一种用于制备艾灸用艾炷的模具,由底座、艾炷成形筒压缩棒三部分组成。底座为一平底中空圆筒,艾炷成形筒为一中空圆柱体,由两个形状大小对称的半圆柱体合围而成,插于底座内腔;艾炷成形筒的内腔底部呈圆锥形,内腔的体部呈圆柱形;压缩棒为一实心圆柱体,用于压缩置于艾炷成形筒内的艾绒。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制备艾炷速度,且使用安全。制得的艾柱形状规整,药量大小一致,质地密实,便于包装、储存携带。

  • 标签: 针灸器械 灸法 艾炷灸 艾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疼痛症状主要给予阿片类药物治疗。然后采用的是中国人癌痛评佑工具(CCPAT)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对76例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服用阿片类药物没能起到作用,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起始剂量,而对于为服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先从小剂量开始尝试使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疼痛出现超过3次或者是疼痛没能得到缓解,可增加原服用剂量的基础上增加20%。然后记录将患者每天的疼痛轻度、疼痛部位其他的副毒作用的情况。结果76例老年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评分中位数为2,其中达到中度以上缓解的患者有62例,占81.6%。而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有51例,发生率为67.1%,而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68.4%。结论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其中发现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消化道症状中,为能更有效的降低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预防对策以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