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肺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jalgrowth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insertcontainingreceptor,KDR)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幂:肺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词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肺岩宁方 LEWIS肺癌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酶功能区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互补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自2011年5月起至2012年12月止共观察了67例PHC组、61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VHT-B组)组及45例正常对照组行联合检测,以ECL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其TM三项:AFP、AFP-L3、AFU值。结果PHC组与慢性VHT-B组以及正常组的AF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同时,上述两组与正常组的AFP均数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TM三项检测的单项敏感系数分别为63.1%、87.2%及50.0%。TM三项的联检将检出准确率提高到了93.3%与84.1%。TM三项联检的PHC检出率提高到了惊人的97.3%。结论TM三项联检可提高AFP阴性PHC尤其是PHC的诊断效率,对早期PHC诊断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癌诊断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Α-L岩藻糖苷酶
  • 简介:目的:观察肺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宁组和综合组,在接种后5天肿瘤直径约为5min时,开始给予0.9%NaCl溶液、DDP、肺宁、DDP+肺宁治疗。用药21d,第22天处死小鼠。观察各组肺转移灶抑制率,免疫组化测定肿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宁组及综合组能显著降低肺转移灶发生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宁方能够显著降低肿瘤VEGF及其受体KDR水平。肺宁方能够减少肿瘤Flt-1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精、解毒散结的肺宁方具有明显的抗肺癌侵袭转移作用。肺宁方可以干扰VEGF与其受体(主要是KDR)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这可能是肺宁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肺岩宁方 肺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侵袭转移
  • 简介:目的观察预防治疗季节变应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口服中药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开始后,2组患者均口服中药治疗6周。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流涕、鼻痒、喷嚏、鼻塞、眼痒症状评分及鼻部体征,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价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花粉季高峰时治疗组流涕、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花粉季期间,治疗组眼痒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部体征总体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粉季前2周预防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预防性治疗
  • 简介:在我校2008级中药学基地班进行了《中药综合与设计实验》开放设计教学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我校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亦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 标签: 中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身免疫肝病不同亚型,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中隐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隐匿HBV感染与ALDS之间有无相关。方法检测386例HBsAg阴性自身免疫肝病患者初诊血清标本(自身抗体、HBVM、HBV-DNA)等。结果发现有HBVM阳性患者168例,占43.52%,其中HBV-DNA阳性19例,占11.3%。168例隐匿HBV感染患者中AIH、PBC和PSC患者分别为50.59%(85/168)、47.02%(79/168)和2.35%(4/168)。结论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中隐匿HBV感染率较高,ALDS与隐匿HBV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隐匿性HBV,乙型 DNA 感染
  • 简介:食物不仅可以用吃的方法来助,还能用闻味来触发性欲。美国芝加哥嗅觉与味觉训练与研究基金主任AlanHirsch教育在最近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任何食物散发生的味道,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触发男人的性欲,

  • 标签: 味道 研究基金 芝加哥 散发生 食物 性欲
  • 简介:1概述变态鼻炎(allergicrhintis)又称过敏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态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变态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perennial)和季节(seasonal)两型。

  • 标签: 变态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药是天然物质,无毒、无副作用,这是对中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事实上中药的毒性是其药性的组成部分。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药物的特性(属性)。“毒”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毒”与“药”相通,因为“毒”反映了中药的偏和治病功能,所以古人将“毒”作为药物的代称。

  • 标签: 中药 天然物质 无副作用 治疗作用 药物 古人
  • 简介:素食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是毋庸置疑的。道家讲究天地万物之间互荣互毁、互牵互制的“自然之道”,崇尚“人杀动物,动物若不杀人,人也必会自杀“的理论,而佛家在这一点上,讲的是“因果”报应,因人为满足“食欲“而杀生,这就像种下了一颗可以毒杀自命的果子。他们把动物看作如人一样的生命,它们亦像人一样“记”恶如仇,等到忍无可忍,有的会性起伤人,有的则会“笑里藏刀”,

  • 标签: 素食 解毒功能 饮食结构 合理营养 身体健康
  • 简介: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一般泛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下部范围内的疼痛哇匿代除有”头痛”的记载外,还有“头风”、“脑风”等记载,实际上仍属头痛。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诊断方法 保健知识 健康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最普遍的慢性肝脏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作为我国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在治疗NAFLD方面运用的比较广泛。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疗效优势,势必在NAFLD这一复杂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NAFLD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对NAFLD的治疗,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药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