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消化内镜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结束时的血压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对内镜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检查结束时血压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对内镜室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标准化护理用于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后,可以改善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对内镜室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标准化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放射科质量管理中采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的价值。方法:2010年7月在舟山市中医院放射科引入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比较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中应用前后放射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其应用在放射科的价值。结果:与传统X线影像相比,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影像受检者信息正确,体检异常者的随访率较高(P〈0.05)。结论:放射科质量管理中采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可有效优化工作程序,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放射科 质量管理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名中医护理人员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将护理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2组中医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并比较患者对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2组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中医护理管理后,试验组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3.24±2.43)分高于参照组(88.24±3.41)分,P〈0.05。患者对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5.65%(22/33)高于参照组73.91%(17/23),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中医护理 中医特色 护理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组成管理小组,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调整,比较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科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质量安全原则的医院药剂科管理价值。方法:将2016年医院药剂科常规管理阶段的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年医院药剂科实施基于质量安全原则的管理数据纳入到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于质量安全原则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过期率、药品损坏率、给药方法不合理率、用药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0%(P<0.05)。结论: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引入基于质量安全原则的模式,能够降低药品过期率、药品损坏率、给药方法不合理率及用药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药剂科 质量安全原则 用药 安全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构建夜间督导模式对呼吸内科病患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的8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夜间督导模式管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构建夜间督导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 标签: 夜间督导模式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血透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透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应用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护理流程管理 血透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和进行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率进行统计,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采用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且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用药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昌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收治的100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质控小组成立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置管出血量明显降低,留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肿瘤科采取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安全性高、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质控小组管理模式 肿瘤患者 PICC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温岭市中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加行护理质量标准管理。统计护理质量管理结果、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级护理、三基考核、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备用和护士长管理等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理想,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质量标准管理 重症监护室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