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腹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发现影响腹部肿瘤专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各种解决对策,包括从基础上提高护理品质、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等方面。希望通过调研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使腹部肿瘤患者住院过程中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现有护理服务水平,加快患者的治愈速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的研究团队透过最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成功地将沙门氏菌改造成一种名为“YB1”的厌氧细菌,此细菌能有效地抑制癌肿瘤生长,又不会危害正常细胞。研究团队最近已成功为“YB1”厌氧细菌取得美国专利,

  • 标签: 厌氧细菌 肿瘤生长 癌症 研究团队 合成生物学 重组技术
  • 简介: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的干燥全草,又名急解索、半边花、细米草、鱼尾花、长虫草、瓜仁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等地。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其性味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湿疹湿疮、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1]。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动脉粥样硬化、气管炎、腮腺炎等。

  • 标签: 半边莲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在小鼠H(22)肝癌细胞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取80只昆明种小鼠,建立H(22)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八月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6只。八月札各组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八月札醇提物(10g/kg、5g/kg、2.5g/kg),5-氟尿嘧啶组予五氟尿嘧啶(0.2g/kg)灌服给药,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服。给药后10d取出肿瘤,以肿瘤重量为指标,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八月札醇提物高剂量组(10g/kg)及5-氟尿嘧啶组对H(22)细胞移植瘤重量有明显减轻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抑瘤率〉30%;中、低剂量组(5g/kg、2.5g/kg)小鼠H(22)细胞移植瘤的重量小于模型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八月札醇提物对H(22)细胞小鼠移植瘤有抑瘤作用。

  • 标签: 八月札 H22肝癌细胞 抗肿瘤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工艺分离得到内酯部位,分离得到主要化合物,考察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对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60%的乙醇洗脱部位为内酯部位,同时分离鉴定了两个主要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和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并考察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首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60%的内酯部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研究显示,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均在不同方面降低了肺部转移瘤的恶化程度。

  • 标签: 大孔树脂 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抗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盆腔肿瘤患者经放疗引起放射性肠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医治的76例盆腔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放射性肠炎总发生率15.78%,明显低于对照组78.9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0.40,P<0.01)。结论盆腔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不适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与推行。

  • 标签: 盆腔肿瘤 放疗 放射性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在腹膜后肿瘤手术围麻醉期的麻醉护理,对麻醉质量的优化和完善性。总结麻醉护士在腹膜后肿瘤手术的围麻醉期的优质化配合,大大提高了其临床麻醉质量,改善麻醉效果,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临床作用。方法从2014年12月23号-2015年12月22号,成功做了181例腹膜后肿瘤手术。结果181例手术成功安返ICU(病房)。结论麻醉护士的临床麻醉介入,术前访视、术中合理的麻醉护理配合措施、术后患者的随访等,大大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利于术后患者的疼痛治疗和及时康复。

  • 标签: 麻醉护士 腹膜后肿瘤 围麻醉期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接受个性化护理模式,后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PSQI评分,睡眠质量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高,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患者 术后护理 个性化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不同,在彻底切除后的继发创面修复,分别采用下列6种类型皮瓣转移修复:局部旋转皮瓣,0Z皮瓣、额部岛状皮瓣、风筝皮瓣,菱形皮瓣,鼻沟皮瓣。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二年随访,功能与形态满意。结论: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皮瓣转移修复效果较好。根据创面周围修复材料情况,以局部皮瓣转移为首选。

  • 标签: 头面部肿瘤 创面修复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