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逍遥散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滞剂米非司酮(RU-38486)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功能。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组、RU-38486组、逍遥散组、Ru-38486联合逍遥散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均在慢性应激刺激前2h腹腔注射DEX(0.1mg/kg),然后各组大鼠均给予慢性应激刺激,共21d。第21天,各组大鼠麻醉后,腹腔主动脉取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RU-38486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RU-38486可能通过作用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GR受体而抑制HPA轴的负反馈功能;甲药复方逍遥散也可抑制HPA轴的负反馈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应激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GR受体拮抗剂 逍遥散 血清皮质酮
  • 作者: 钟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00
  • 简介:胃食管流病指的是因为患者食管胃连接部功能异常,抗流防御机制明显降低,酸性或者非酸性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流,进入食管,从而引发不适症状。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关于胃食管流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通过现有西医药物治疗,停药后疾病会反复发作、症状无法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弥补西医药物的治疗缺陷,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策略
  • 简介:胃食管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ex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非常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美国和欧洲的发病率达到75-20%。我国患病率明显低於西方国家,但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相对较高,可达5.77%。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调理 西方国家 调查结果 流行病学 消化系统
  • 简介:胃食管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从“气”论治 缓解症状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的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予辛开苦降方免煎剂口服,安慰剂组予中药安慰剂口服,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分辨食管测压指标、24小时pH监测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评估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流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血清胃泌紊、胃动素、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酸流总次数、pH〈4的流时间百分比、流时间〉5分钟流次数、最长流时间、DeMeest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远端收缩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明显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流患者流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食管蠕动,减少酸流。

  • 标签: 辛开苦降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 酸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生、带教老师及科室的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全面评估临床教学效果,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于2010~2011年,每月对我院临床带教老师及科室的教学效果及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双向评价,并将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和带教者。结果通过采取“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使临床带教管理逐渐完善,提高了护理队伍师资素质,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双向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临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互相促进,达到指导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

  • 标签: 双向评价 信息反馈 临床护理
  • 简介: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胃食管流病,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研究 综述
  • 简介:符思教授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经验 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