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刺灸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临床技能课程。多年来,该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单一,临床技能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无从客观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更无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刺灸法学》的成绩。近年来,我们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了考核标准的改革,建立了综合考核评定方法,客观、量化了考核标准,现介绍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 标签: 刺法灸法学 考核改革 标准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化痰行气加护理干预治疗流性食管炎痰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化痰行气加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症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化痰行气加护理干预治疗流性食管炎痰气郁结证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化痰行气法 痰气郁结证 护理干预 嘈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作者: 钟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00
  • 简介:胃食管流病指的是因为患者食管胃连接部功能异常,抗流防御机制明显降低,酸性或者非酸性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流,进入食管,从而引发不适症状。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关于胃食管流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通过现有西医药物治疗,停药后疾病会反复发作、症状无法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弥补西医药物的治疗缺陷,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策略
  • 简介:胃食管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ex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非常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美国和欧洲的发病率达到75-20%。我国患病率明显低於西方国家,但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相对较高,可达5.77%。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调理 西方国家 调查结果 流行病学 消化系统
  • 简介:胃食管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从“气”论治 缓解症状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的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予辛开苦降方免煎剂口服,安慰剂组予中药安慰剂口服,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分辨食管测压指标、24小时pH监测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评估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胃食管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流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血清胃泌紊、胃动素、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酸流总次数、pH〈4的流时间百分比、流时间〉5分钟流次数、最长流时间、DeMeest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远端收缩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明显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流患者流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食管蠕动,减少酸流。

  • 标签: 辛开苦降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 酸反流
  • 简介: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胃食管流病,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研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