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扶正祛邪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也是一种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已有充分体现。深入理解和掌握扶正祛邪思想,可以在临床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全面的看待疾病、人体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种种转归。尤其在感染性疾病中,正气的强弱往往决定了病人的症状表现以及预后,扶正祛邪思想应当贯穿治疗始终。全面理解扶正祛邪思想确能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感染性疾病中切中病机,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扶正祛邪 感染性疾病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 简介:通过对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原因的梳理,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并赋予实践,尤其通过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研讨”,对毕业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以专家集中讲评的方式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创新性、研究方案、研究过程、答辩、原始材料、成果体现、基础及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并形成带动效应,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研究生 学位论文质量 中期考核研讨会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百穴长留针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针刺百穴长留针。治疗4星期后观察疗效,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精神状态。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效率为50.0%,对照组分别为76.7%和2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百穴长留针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百会 留针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