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业务学习在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应用。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开始于每年12月份对神经内科各级临床医生进行业务学习考核,包括教学教课和病例讨论,同时动态性评估各级临床医生的知识水平及更新情况。结果:每年业务学习考核检测结果显示两年间科室临床医生的平均业务知识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题型得分显示,名词解释得分显著下降,多选题、简述题、单选题和论述题得分明显提升,其他题型无明显差异。答题正确率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成绩在60~69分的比例分别为52.6%、19.0%,70~79分比例为10.5%、52.4%,80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8%、28.6%。不同职称分层显示,高级职称组得分成绩最高,中级职称组得分成绩最低,初级职称组居中。结论:业务学习应用于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管理,有助于了解各级医生的知识水平,提升科室整体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高科室的综合业务水平及科室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业务学习 神经内科 临床医生 综合业务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而临床思维能力是一名优秀住院医师的灵魂。临床思维贯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是临床医疗规范的核心,体现了住院医师的临床诊断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住院医师虽有临床见习或实习经历,但现有的大环境下,住院医师在实习过程中,看的多,动手少,部分住院医师实习时还有可能"眼高手低",所以,住院医师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真正的医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不够,导致住院规培医师在临床就诊时,临床思维无法找到最佳的出发点及切入点,遇到临床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实践结合、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键。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培 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教学门诊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住院医师44名,随机分为研究组24人,对照组20人。对照组学员主要在病房进行规范化培训,研究组学员一方面要接受病房培训,另一方面要完成每周一次上午与一次下午的内分泌科教学门诊培训。比较两组学员入科、出科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员入科前基本知识考核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内分泌科培训结束后研究组出科理论考试及临床实践技能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带教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分泌科教学门诊能显著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 标签: 内分泌科 教学门诊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带教
  • 简介:目的:观察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胸外科护士457人次,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1月医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胸外科护士503人次为观察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院内感染、护理文书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次员的学习能力、评估干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领导才能、跨文化护理能力、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及知识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级医院护士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满意率,效果理想。

  • 标签: 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 胸外科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结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广东省4个分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急诊科86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院区随机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徒带教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三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评分及护理活动自我效能评分中评判性思维、护理技能、沟通交流、适应环境四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教学满意度评价方面,试验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者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教学模式 急诊科 护士培训
  • 简介:[目的]探索新形势下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2013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50名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作为观察组,20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5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对照组研究,按照制定相关细则培养2年,培养结束后进行专业理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操作等考核,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和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专业理论、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四项成绩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格率是94.0%,对照组合格率为80.0%,观察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培养的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总体上优于传统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将会推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转变,并对医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临床型硕士研究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