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Pokemon和c.myc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Pokemon和c—my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6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和4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Pokemon和c.myc蛋白表达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中Pokemon和c—myc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okemon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69.8%(60/86)比13.3%(8/60)和5.0%(2/40)、73.3%(63/86)比15.0%(9/60)和2.5%(1/40)],结直肠癌组织中Pokemon和c—myc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0.915±0.247比0.358±0.102和0.277±0.085、1.272±0.360比0.398±O.153和0.255±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okemon和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程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号l生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Pokemon和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这种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提示Pokemon和c—myc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的评估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OKEMON C—my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淋巴结组织中T-cadherin、MRP1阳性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2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T-cadherin、MRP1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年龄、性别、WBC、PLT、HB、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间的关系。分析T-cadherin、MRP1的表达水平与DLBCL发病及侵袭进展的相关性。结果T-cadher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T-cadherin表达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性别、WBC、PLT、HB无相关(均P>0.05),与患者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有关(均P<0.05)。MRP1表达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性别、WBC、PLT、HB、无相关(均P>0.05),与患者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有关(均P<0.05)。MR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T-cadherin的缺乏影响发病及预后,T-cadherin的缺乏可能与多药耐药相关。

  • 标签: T- cadherin MRP1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1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柯里拉京对PD-1及其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检测其相应的病理改变。方法采取颅内注射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在Balb/c小鼠中诱导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病毒感染组,地塞米松组,和柯里拉京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变化,并且采用HE染色法检测相应的神经病理。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量在病毒感染组中明显降低(P<0.05)。与病毒感染组相比,柯里拉京组这三个分子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此外,柯里拉京组脑内的病理变化如出血和坏死等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均明显减轻。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动物模型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下调;而柯里拉京治疗可以升高这三个分子的表达并改善相应的病理改变。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PD-1, PD-L1 Foxp3,柯里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