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乙肝疑似患者100例。全部患者血清分别接受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各标志物(HBsAb、HBsAg、HBeAb、HBeAg、HBcAb)的检出率及对不同浓度血清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对HBeAg、HBsAb、HBeAb的检出率与酶联免疫对三项的检出率对比无差异(均P>0.05),而化学发光对HBsAg和HBcAb两项的检出率(16.0%)、(45.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对这两项的检出率(5.0%)、(20.0%)(均P<0.05)。化学发光对不同浓度血清检测灵敏度要高于酶联免疫,但两者对比无差异(均P>0.05)。讨论与酶联免疫法相比较,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更高,同时化学发光对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要略高于酶联免疫,但在实际检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常”在血液科总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引入“五常”管理模式,使之渗透到总务护士素质、工作效率、工作环境等各个层面。结果运用“五常”规范了科室物资保管,环境整洁,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规范,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30秒内能准确找到所需物品,结论“五常”是一套完善高效的品质管理指引。是规范科室物资保管管理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五常法 总务护士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76例,采用护理干预。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护理有效率还是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内科护理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法 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手式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穿刺时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穿刺时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5)。结论握手式手背静脉穿刺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穿刺 握手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利水配合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其中奇数号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偶数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的是西医结合中医利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采用西医结合中医利水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结合中医利水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利水法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文章从系统集成的概念出发,描述了医疗空间中系统集成装饰工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大型综合医院案例,分析了系统集成的创新性与重要性,通过对比,阐述了系统集成装饰工的几大优点.

  • 标签: 系统集成 医疗空间 装饰工法 抗菌环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PDCA循环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PDCA循环,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来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并将PDCA循环法施行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各方面综合评定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PDCA循环法施行后手术室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控制、人文关怀、消毒隔离、文件管理等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施行前,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法施行后手术室人员护理满意度95.83%比实施前77.08%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用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林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华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及出血、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起效时间更早(P<0.05);对照组药效维持时间较观察组长。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患者颅内出血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起效时间更快,在预防患者出现颅脑出血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作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