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近日,河南省公布《2014年医用耗材及体外诊断试剂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及采购目录,遴选了69种临床用量较大的医用耗材作为集中采购目录,从品种来看,均为普通耗材。记者留意到,继对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省级招标后,该省对普通耗材及诊断试剂也进一步实行省级集中采购招标。

  • 标签: 高值医用耗材 采购招标 良性竞争 体外诊断试剂 采购工作 集中采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分离术”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细胞 DNA倍体数量,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预测良性细胞转化为恶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潜在因素。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 2014-2019年间存档 22例并伴随诊断结果病体组织进行“流式细胞分离术”实验,其中良性肿瘤病原体 10例,恶性肿瘤病原体 12例,分别将良性与恶性病原体分别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在显微镜下观察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切片,分析对比组织形态和细胞 DNA倍体数量变化。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较完整,能缓慢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细胞 DNA倍体增长趋势缓慢;而恶性嗜铬细胞瘤呈现不规则分裂状态,与分离试剂的反应速率加快,细胞 DNA倍体数量无线增长。结论:良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良性嗜铬细胞瘤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

  • 标签: 良性 恶性 嗜铬细胞瘤 组织形态 DNA倍体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卵巢良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2例确诊卵巢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内分泌情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包括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卵巢囊肿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在肛肠科良性疾病术后并发便秘护理办法。方法 86例肛肠科良性疾病术后并发便秘者,随机均分为A、B组,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分析组间差异性。结果 B组排便用时较A组短,排便次数较A组多,排便困难程度较A组低(P<0.05)。结论 对肛肠良性疾病术后并发便秘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改善便秘症状、缓解排便疼痛,效果理想。

  • 标签: 肛肠科良性疾病术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止晕、镇静等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性高,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良性疾病采用缓乳晕放射状和微创切口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病例总数为200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环乳晕及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的对照组,每组100例,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乳房美观程度,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病灶彻底切除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乳晕手术能够使术后乳房美观性得到保留,具有推广价值。但若乳腺肿块直径小于一厘米或位于乳腺腺体边缘及深层,采用环乳晕手术切口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安珂乳腺微创旋切术能够较好地进行治疗,具有效果好、美观性高的特点。

  • 标签: 乳腺良性疾病 手术切口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