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实施留置导尿管、间歇性导尿、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等基础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包括膀胱训练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护理。结果20例患者,6例患者能够自行清洁导尿,8例患者已恢复自主排尿,4例患者能够在家人或护工帮助下自行清洁导尿。结论应用留置尿管、间歇性导尿及膀胱训练法进行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膀胱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置留导尿管 饮水计划 膀胱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的异常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30例神经性膀胱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训练等相应护理干预措施,30天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30天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及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性膀胱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异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后常导致神经性膀胱,影响患者的储存和排尿功能。本文就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是为了帮助建立膀胱自主排尿功能。讲述了如何实施康复护理,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性偏头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身体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性膀胱失禁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性膀胱失禁病例,双盲法划入综合组与普通组(n=26)。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综合组病例的膀胱容量、残留尿量显著改善,与普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分别是96.15%、76.92%,综合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性膀胱失禁中应用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脊髓横断面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失禁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尿动力检查,在此期间通过有效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针对性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上腹疼痛、反酸、呕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7%(2/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1例,反酸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6.7%(8/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2例,反酸患者有3例,呕吐患者有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在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检查中,可以得到良好的的护理满意度,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尿动力检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肠道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择38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肠道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参照对照组)联合康复护理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康复指标、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肠道 康复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在神经性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神经性膀胱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无菌性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护理前后患者排尿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性膀胱患者中,采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护理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性膀胱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SCI神经性膀胱实施间歇性导尿的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6~62岁,平均37.26岁;其中颈髓损伤24例,胸髓损伤10例,腰骶髓损伤6例。对照组收治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5~62岁,平均39.2岁;其中颈髓损伤21例,胸髓损伤10例,腰骶髓损伤9例。实验组采用除常规回访外并予以延伸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结果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结论延伸护理能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延伸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性膀胱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开展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在2022年4月—2024年1月范围内,以神经性膀胱为选取对象,选择90例患者实施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根据1:1比例实施分组处理,对照组择取45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择取45例开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最大尿流率,相比对照组升高;导尿留置时间、残余尿量,相比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神经性膀胱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开展康复护理可缩短其导尿管留置时间,亦可改善残余尿量,增加尿流率,值得借鉴与实施。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导尿管 留置时间 残余尿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截瘫后神经性膀胱中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截瘫后神经性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神经性膀胱患者治疗中,间歇性清洁导尿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促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截瘫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120例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选用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研究组60例、参照组6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X²=0.0316)。②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进行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猪苓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70例在本科室进行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分得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猪苓汤加味治疗,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及证候得分。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证后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猪苓汤加味治疗方式可应用在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的治疗中,效果理想,此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源性膀胱 猪苓汤加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神经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为使间歇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应从导尿方式、尿管的选择、间歇导尿计划实施过程、预防尿路感染等方面加强管理。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神经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为使间歇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应从导尿方式、尿管的选择、间歇导尿计划实施过程、预防尿路感染等方面加强管理。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40例,分为基本组(常规护理)和护理组(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两组,分析两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1周期后(30d),发现护理组患者心理境况、残余尿量护理效果优于基本组,且护理组患者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基本组(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境况有良好的作用,对改善患者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组织功能是有利的。

  • 标签: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予以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予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康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简要介绍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病情介绍,A型肉毒素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A型肉毒素对其目前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中的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A型肉毒杆菌毒素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12月间收治7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取名为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一组取名为观察组,实施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其结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日间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有着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排尿情况、尿动力学变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火针 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