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方法:选择全县23例狂犬暴露病例,其中有22例死亡,选择时间区间为{2005.12-2012.12}。结果:观察不同季节与年龄患者患病概率,年龄在30岁以下患病率较高,在6月-9月患者患病概率较高。结论:狂犬具有较高病死率,因此需要引起人们重视。

  • 标签: 狂犬病暴露人群 预防处置,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出院后伤口管理降低狂犬Ⅲ级暴露伤口感染率是否有效。方法:将2017年3月~7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受伤口处理的狂犬Ⅲ级暴露病人设为对照组,按照2016版狂犬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进行伤口清洗与清创,将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受伤口处理的狂犬Ⅲ级暴露病人设为干预组,在按照指南进行伤口清洗与清创的基础上,增加出院后的伤口管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继发感染患者的数据分析,P

  • 标签: 狂犬病Ⅲ级暴露 伤口感染 伤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波姆光引用于犬咬伤伤口,旨在破坏狂犬病毒生存环境,减少被狂犬病毒感染机会;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在使用波姆光治疗犬咬伤伤口时,每一个伤口采用功率25W,时间10分钟,距离伤口30厘米照射治疗,每天治疗一次,连续7次.结果由于到我中心门诊时伤口已经缝合,按狂犬处理规范伤口暂时不能缝合.该病例因为是撕脱伤,伤口在上级医院已经缝合,预防狂犬的任务相当艰巨.上波姆光治疗后伤口愈合快,患儿疼痛明显减轻,而且在没有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免疫血清的情况下,仅注射了狂犬疫苗后就产生了抗狂犬抗体.结论将波姆光用于治疗犬咬伤伤口,收到了预期效果,对患者损伤少,无副作用,愈后瘢痕少,该治疗方法患者容易接受,疗效肯定,便于推广.关键词波姆光;狂犬;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5)08-008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犬伤门诊狂犬暴露预防处置情况,为防治狂犬指明方向。方法 回顾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犬伤门诊就医的791例狂犬暴露患者,利用相关软件汇总患者临床信息,分析患者就诊状况以及不同方案下患者接种状况。结果 狂犬暴露患者在24h内接种疫苗的数量最多,约占82.42%;仅接受狂犬疫苗的患者全程规范接种度为75.66%;而接种狂犬疫苗联合狂犬人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全程规范接种度为87.69%。结论 狂犬暴露患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尽早干预,及时到指定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对严重者而言,应采取狂犬疫苗联合狂犬人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接种时要保证全流程接种,只有这样才能将患病风险降至最低。

  • 标签: 犬伤门诊 狂犬病暴露 预防处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狂犬Ⅲ级暴露中应用优化预防处置流程及保障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78例狂犬Ⅲ级暴露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优化预防处置流程及保障管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选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置,全程接种依从性为100%,并无投诉患者,经为期6个月随访,并无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破伤风、狂犬等症状。结论在狂犬Ⅲ级暴露中应用优化预防处置流程及保障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保证患者全程接种依从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优化预防处置流程 保障管理 狂犬病Ⅲ级暴露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按照《狂犬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的生成情况。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2021年社区服务中心门诊部狂犬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门诊部 2020 ~ 2021 年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1355例进行依从性的分析,并且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狂犬接种人数中男性更多,年龄多在14岁以上;且免疫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15 ~ 60 岁;职业中以农民为主;II级暴露程度更多;多为狗、猫咬伤或抓伤所致;能主动来社区中心处理伤口的人数占比最大,疫苗接种达到99.85%。 结论:本社区中心门诊部收治的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进行及时的伤口处理且规范化程度较高,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还要对患者多进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接种意识。

  • 标签: 社区服务中心门诊部 2020-2021年 狂犬病 疫苗接种情况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要针对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病毒学特点、流行学特征以及防控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对猪圆环病毒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和变异性的分析,深入了解了该病毒的基本特点。探讨了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以及与其他猪复合效应的影响,针对疫苗接种问题、病毒变异与防控难题、环境因素与疫情暴发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的防控策略,包括疫苗改良与研发、免疫增强剂的应用以及综合防控策略的构建。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 免疫策略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了解某县某镇重点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情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某县疾控中心艾滋实验室HIV 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HIV抗体120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10人,确认阳性3人;其中男性占比47.25%,女性占比52.75%;以26~50岁年龄段为主,占比59.0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比52.42%;HIV抗体检测标本来源中体检门诊人数最多,检测构成比为30.58%;其次为孕产期检查,检测构成比为20.58%。结论:重点人群存在HIV感染及传播的风险,因此要加强该类人群健康知识及干预力度,通过HIV抗体检测更早发现感染者,便于遏制疾病的蔓延及制定适宜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重点人群 艾滋病病毒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行个体心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机会性感染入院就诊艾滋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48例,AA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B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BBB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AAA组, P<0.05。结论 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促进治疗进程。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 个体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