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6—12月期间308例血糖检测对象进行静脉血糖及毛细血管血糖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血糖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得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1.83±4.79)mmol/L和(10.76±3.84)mmol/L,毛细血管血糖测得值较静脉血浆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的影响因素并定期与静脉血浆测得的血糖值进行对比,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血糖检验结果。

  • 标签: 糖尿病 毛细血管血糖 静脉血浆血糖 快速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临床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方法用涂片镜检法对2009-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9385份粪标本,肝吸虫感染阳性者4045份,阳性率为5.10%(4045/79385),其中女性阳性率(3.13%,1183/37823)低于男性阳性率(6.89%,2862/4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2011年肝吸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573,20092)、4.90%(1408/28725)和6.75%(2064/3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感染有逐年递增趋势,在预防和治疗上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片形吸虫 食源性寄生虫 获得性感染 第二中间宿主
  • 简介:在寻找新的快速、无创检测工作场所、居所或其他什么地方是否有毒、是否身处有毒的环境中,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办法,该办法需要的仅是人们的呼出气。该报告刊载在美国化学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 标签: 无创检测 呼出气 环境 科学与技术 工作场所 科学家
  • 简介:目的:考察蓝域染色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蓝域染色剂的有效稀释浓度和细菌内毒素限值。结果:蓝域染色剂在稀释16倍后对细菌内毒素实验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符合规定。结论:该产品可以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 鲎试剂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狼疮肾炎活动性、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40例(观察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血清AnuA水平,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病理改变及其他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狼疮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nu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AnuA水平为(110.23±80.48)ku/L,较对照组的(10.45±8.20)ku几明显升高(P〈0.05);40例狼疮肾炎患者均行。肾穿刺活检,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23例,Ⅴ型5例。经KmskM.Wallis秩和检验显示,各病理类型间血清An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型血清Anu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血清AnuA水平与SLEDAI、尿蛋白定量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性(r=0.462、0.521、0.394,P〈0.05),与补体C。、C。水平呈负相关性(r=-0.403、-0.48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nuA水平为(32.45±18.31)ku几,较治疗前[(110.23±80.48)kU/L]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AnuA水平不仅与狼疮肾炎活动性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肾脏病变程度,检测血清AnuA水平可以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狼疮肾炎 治疗 抗核小体抗体
  • 简介: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和粪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5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和粪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同时以健康婴幼儿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血清和粪TNF-α、IL-8水平分别为(129±31)、(159±24)μg/L和(184±35)、(269±25)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104±13)μg/L和(52±6)、(133±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和粪TNF-α、IL-8水平迅速下降[(30±7)、(108±10)μg/L和(89±8)、(187±14)μg,L],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粪TNF-α、IL-8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粪细胞因子的检测有助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并可以作为判定病情发展的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血清 粪便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60例(SLE组),其中稳定期和活动期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17水平,对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定量、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及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122.03±96.78)ng/L;其中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182.43±106.28)ng/L,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82.33±76.98)ng,L。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32.93±22.68)ng/L。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SLE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且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62、0.494、0.571,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2,P〈0.01),与器官损害无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