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之间64例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创新型护理流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流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能够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所需的时间,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ICU机械通气;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健康小讲课”形式的方法在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健康小讲课”中采用了多媒体讲解、简单病案讨论、操作示范、护患互动问答等方法,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结果83.5%的门诊患者认为导医采用“健康小讲课”的形式比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好。结论导医采用“健康小讲课”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兴趣和健康教育的质量。

  • 标签: 门诊导医 健康教育 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及出血、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起效时间更早(P<0.05);对照组药效维持时间较观察组长。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患者颅内出血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起效时间更快,在预防患者出现颅脑出血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作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氟西汀抗抑郁药治疗,观察组37例加用利培酮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治疗后14d、1个月时抑郁评分(15.2±2.4)、(7.4±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2.8)、(9.8±1.7)分(P<0.05)。结论以利培酮分散片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效果理想,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利培酮 抗抑郁药 抑郁评分
  • 简介:目的:对新型和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8例口腔正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观察组应用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对照组应用Hawler保持器。结果:两组患者颌牙弓宽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Little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空腔正畸中保持器应用效果显著,其中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能够显著提升牙列固位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 口腔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猴子进行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保护机体免于HIV样病毒感染的新型疫苗,而且目前这种HIV疫苗策略在泰国人体III期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将3个甚至更多靶点加入到所调查的疫苗中(总共5种)或能保护超过一半接种疫苗的动物免于猿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

  • 标签: 试验疫苗 病毒感染 HIV 保护 机体 科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内科急诊阶段对患者采用不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急诊内科于2017年1—5月之间收治的6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气分析情况进行纪录,对所搜集来的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的75.000%;两组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41.4±3.80)、二氧化碳总量(24±3.60)、实际碳酸氢根(26.8±0.40)低于对照组(53.8±2.60),(30±3.84),(37.2±0.60),pH值(7.3±0.68)、氧分压(90±5.40)、剩余碱(-3±0.40)高于对照组(7.2±0.54),(48±5.20),(-5±0.60),统计学分析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在急诊工作中应更多的倾注于对有创性通气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并发症 血气分析 治疗有效率 有创性机械通气 无创性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