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采用不同剂型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鼻炎,分析临床改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常年变应鼻炎,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组则为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分析患者鼻炎改善成效。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THSS评分为(5.4±1.6)分,对照组为(7.3±1.8)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病情改善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则为88.5%(46/5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采用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变应鼻炎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成果更令人满意,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型 抗组胺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安全。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根据实验标准抽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单双数随机抽选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均纳入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滤过术、青光眼阀植入术、视网膜光凝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新生血管青光眼状况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少,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新生血管青光眼状况,使患者的眼功能恢复正常,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方案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物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7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72例慢阻肺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36例、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对照组(36例、支气管舒张剂)。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患者各项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肺部功能改善情况,P=0.03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6.37±2.4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79.51±3.54)分,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P=0.041。结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物能够有效提升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情况,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满意度,疾病治疗效果为显著,值得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物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7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72例慢阻肺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36例、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对照组(36例、支气管舒张剂)。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患者各项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肺部功能改善情况,P=0.034;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6.37±2.4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79.51±3.54)分,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P=0.041。结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胆碱药物能够有效提升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情况,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满意度,疾病治疗效果为显著,值得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慢阻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种常用厂家-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分析,为本实验室ELISA试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24例HCV确证阳性标本、48例HCV阴性标本及177例-HCV单试剂反应标本,用三家试剂检测,计算各试剂对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灵敏度、特异性,确定不同浓度阳性标本-HCV检测最高稀释滴度,并对检测弱阳性标本时的非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三种长家的试剂对阳性标本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万泰、丽珠试剂特异性为100%,新创试剂特异性为97.9%。对倍比稀释中等强度的阳性血清进行检测,万泰、丽珠试剂在1512能检出,新创试剂在1128时检出;177例核酸阴性,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新创试剂假阳性率最高,达85.71%,万泰试剂假阳性率最低,为3.95%,丽珠试剂假阳性率为7.91%。结论经综合评估,本实验室对抗-HCV的ELISA检测应选用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较好的万泰、丽珠试剂,而不应选用假阳性率较高的试剂。

  • 标签: 抗- HCV ELISA试剂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疾病中核抗体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同样的简介免疫荧光法及线性免疫分析法。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合对照组的核抗体、核抗体谱阳性率,对抗核抗体和核抗体谱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核抗体、核抗体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46例的核抗体阳性患者中,核型模式是荧光模式颗粒型占比43.48%,细胞质型19.57%,着丝点型13.04%,均质型8.70%,核周型2.17%,其他13.04%(6例)可见≥2种核型。在56例的核抗体谱阳性患者中,单个抗体阳性占比32.14%,其他57.86%,可见≥2种抗体阳性。结论在检测完核抗体后进一步进行核抗体谱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尝试评价莲花清瘟胶囊辅助治疗热毒袭肺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并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分析连花清瘟胶囊起效成分抗菌作为,总结中药细菌性感染的研究经验。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8年7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经培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对象77例,其中对照组完成研究40例、观察组37例。选择药物主要成分金银花、炙麻黄、板蓝根、鱼腥草、大黄制备溶液,采用棋盘滴定法测定各种成分联合头孢他啶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IFC指数。结果观察组对象感染控制时间(7.6±2.4)日,低于对照组(8.1±2.6),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如下,单用MIC从低到高前4位分别为炙麻黄、大黄、金银花、板蓝根。而FIC指数从高到低4位分别为板蓝根、炙麻黄、大黄、板蓝根。部分中药对铜绿假单胞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如下,单用MIC从低到高前4位分别为板蓝根、炙麻黄、鱼腥草、大黄,FIC指数从高到低4位分别为金银花、炙麻黄、板蓝根、绵马贯众。结论中药细菌性感染的研究方法较多,单纯的体内实验研究困难较大,不容易得出中药抗感染作用结论;体外抑菌实验可以筛选单独抑菌作用较强的药物,分析中药与抗生素是否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中药 细菌性感染 体外抑菌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五类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 2016年 7月~ 2017年 7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 60例,结合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用药天数、类别、剂量等信息,计算患者各类药物用药频率,观察患者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用药频率、药物利用指数等信息,评价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结果在用药频率方面,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有 43例,占 71.7%;在用药合理性方面,氢氯噻嗪片、氨氯地平片用药频率超过 1,用药缺乏合理性。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心内科高血压药物,能够实现对患者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取得理想的疗效。

  • 标签: 心内科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应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两种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患者共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征控制时间更短,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更快,用药依从更好,随访两年后停药人数更多,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皮疹、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副作用、甲状腺功能衰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AST、ALT两项指标水平更低,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两种甲状腺药物用于治疗甲亢均有临床效果,但相比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药物组临床表征控制更快、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更快、临床依从更好,停药早,对肝功能损伤更小,整体临床疗效更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