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西医对于疾病预防保健各有千秋,中医理论以调节人体内部生理平衡为主。本文简单阐述了中西医预防疾病的观点,之后总结了一些对小儿疾病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详细介绍了三种常见方法,有饮食养生法、调理脾胃法、捏脊疗法。

  • 标签: 中西医防治 饮食养生 调理脾胃 捏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孕期保健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4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实施最基本的常规保健,观察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然后观察两组的孕妇妊辰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产后出血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保健护理 妊娠结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旗农村孕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的现状,比较不同的孕产期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本旗3480例农村孕龄妇女,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结果接受问卷调查的农村孕龄妇女普遍存在缺乏孕产期保健意识,部分孕龄妇女选择本旗、乡进行孕产期保健,有许多妇女认为孕期的常规检查项目是没有必要的。且有19.7%的孕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会进行第一次产检,有1.5%的孕龄妇女选择条件设施较差的村级卫生所作为分娩场所。对孕产期相关保健知识需求占前三位的依次为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产褥期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孕期营养知识。结论应给予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提供支持,并主要以文化水平低、经济状况差的孕龄妇女为宣传与教育对象,普及孕产期保健的重要性。

  • 标签: 孕产期保健服务 农村卫生 孕龄妇女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属3家社康中心居家养老的居家老人,分别设为甲社区、乙社区和丙社区,每家社康中心选取100名居家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常住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近年来这3家社康中心辖区内常住老人的自我健康行为和社区护士对其的管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乙、丙三个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分别为60%、80%、98%,丙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大于甲和乙社区,三组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应该结合社区居家老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进行护理,加强社区护理护理人员的培养,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而保证社区居家老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居家养老保健服务 社区护理 作用模式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乡60例儿童家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各组家长30例,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话咨询、发放小册子以及讲座等方法完成。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完成。比较两组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情况以及带领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接种疫苗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儿童,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乡儿童家长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家长知识掌握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家长进一步参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执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及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分析关键影响因素,为开展孕前、孕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14份,将低出生体重儿纳入低体重组,巨大儿纳入巨大儿组,余者纳入正常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有妊娠计划进行孕前检育龄期女性285例,将对象分为观察组(n=143)、对照组(n=142),前者仅按照流程进行孕前检、孕检以及基本的健康教育,后者给予系统性的孕前、孕期保健服务,随访,统计妊娠清理、体重。结果514例活产儿,体重1.45kg~4.60kg、平均(3.31±0.44)kg,低体重6.42%(33/514)、巨大儿11.09%(57/514);低体重组与正常组年龄≥35岁、体力劳动、家庭年纯收入≥10万元、有计划妊娠、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增补叶酸、有意识避免接触毒性与有害物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宠物、经产、孕期服药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与正常组年龄≥35岁、家庭年纯收入≥10元、有计划妊娠、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增补叶酸、改变不了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宠物、孕前BMI≥24kg/m2、经产、合并慢性病、妊娠高血压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宠物OR=7.467,95%CI(3.653~17.284)成为低体重独立危险因素,母亲年龄OR=3.573,95%CI(1.574~8.824)、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OR=0.564,95%CI(0.374~0.894)成为巨大儿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1.4%低于对照组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6,P<0.05);剔除双胎,对照组活产儿体重(3316.3±453.5)kg,变异系数13.67%,观察组体重(3258.4±284.2),体重2.53~4.16kg,变异系数8.72%。

  • 标签: 新生儿出生体重 妊娠保健 公共卫生 不良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51-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对癌痛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中、晚期癌痛并且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120例,依据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分为焦虑组和抑郁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心理障碍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癌痛伴随心理障碍的患者采取临床心理护理路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疼痛感,并且对于存在焦虑的患者效果更佳,能有效的改善癌痛患者的心理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癌痛患者 心理障碍 临床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手术室围术期老年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使用HAMA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以及术后三天心率、血压以及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以及术后三天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前一天以及术后三日心率和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手术室围术期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围术期 焦虑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并评价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12定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指导的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心理指导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同时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均p<O.05),血糖值(包含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指导,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指数以及服药依从性,而且能有效降低血糖,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心理指导 健康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危重患者,传染科危重患者和急诊科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研究。方法参照历年文献,针对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方法进行综述。结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ICU探视制度,以耐心,热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结论心理护理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全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护理方法的运用。

  • 标签: ICU危重患者,传染科危重患者,急诊科危重患者,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高于国内常模。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护理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和研究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性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脉搏跳动、体温变化等生命体征。结果术前1h,两组患者心率跳动、血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5例患者有焦虑情绪,观察组中仅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能有效地稳定患者焦虑和生命体征,维持手术正常的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患者 生命体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我们踏进医院的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微笑着迎上来的护士,他们会指引你如何就医,去哪里检查。在整个诊疗活动中,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远远多于医生,是他们首先了解病人的需求,也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排解病人对疾病恐惧和担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从上不难看出,临床诊疗工作不仅是医疗活动过程,更是护患双方交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护士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护士就需要不断成长,来满足病人的需要;尤其是病人在疾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正因如此,护士在为病人提供的护理服务中,心理护理被提到重要的地位。

  • 标签: 罗杰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高龄产妇也逐年增加。现代医学不提倡女性35岁以后妊娠。高龄孕产妇面临着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增加,心里压力的增加对胎儿和产妇也带来极大威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以专业的护理方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应对。对不同情况的产妇有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方案来护理。

  • 标签: 高龄产妇 心里分析 心里护理 自身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病房老年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老年女性患者40例,随机的将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及分析干预前后患者SAS及SDS评分变化情况,并且统计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SAS、SDS、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在SAS、SDS、睡眠质量评分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呼吸重症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抑制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呼吸重症病房 睡眠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实行与对照组同样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中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进行了心理护理的护理干预后,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急诊患者采取的是一般性的护理方式,总满意度为(62.0%)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具有非常大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情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而言,观察组(96.7%)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神经外科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