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尿道损伤患者30例,采取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一次会师置管成功,手术时间为18~63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31.2±2.5)分钟。有1例患者由于近期手术仍保留导尿管。其余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所有患者排尿通畅、无尿等待、尿失禁等现象,性功能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尿道会师术 尿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药物灌注治疗后尿道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排尿通畅,无并发症出现。5例因狭窄段较长置入斑马导丝后置入扩张器阻力过大无法通过改为择期腔内手术。结论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S形尿道扩张器+尿道药物灌注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狭窄段较短(<1cm)的尿道狭窄的治疗。

  • 标签: 斑马导丝 S形扩张器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方法运用阴囊中隔转移皮瓣Ⅰ期治疗1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全部患者均Ⅰ期愈合,排尿通畅,无尿瘘、尿道狭窄发生,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阴囊中隔转移皮瓣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可行性办法。

  • 标签: 阴囊中隔转移皮瓣 尿道下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道异物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尿道异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病因及临床表现等观察和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取出尿道异物,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尿道异物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必要时积极手术,从而提高尿道异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道异物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遥 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早期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遥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方法遥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手术时长不会超过 45min,术中出血量范围为 30ml 以内曰术后 3 个月内均经尿道扩张术,无须延长扩张时间,均无尿瘘、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渊

  • 标签: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 曰早期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 曰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道下裂是阴茎畸形引起的前尿道发育不全,是小儿男性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孕期若使用求偶素及孕酮可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站立排尿困难、伴有痛性勃起、成年后不孕。因此,需采用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应在1岁后至学龄前进行,其治疗目的在于伸直阴茎,将尿道移到正常位置,修复尿道

  • 标签: 小儿 尿道下裂 术前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尿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微创手术、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尿道损伤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拟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共40例,拟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短,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少(P<0.05)。结论针对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较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明显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患儿护理中辅以标准化护理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9至2022.09在医院行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治疗的患儿186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标准化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模式下各项护理指标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度、导尿管拔除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标准化护理进行干预,利于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起到促进其术后尽快康复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 小儿 标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甄选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预防性护理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发挥了显著效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治疗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以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与性功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还具备出血少、不易发生并发症、出现尿道狭窄机率低等优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尿道狭窄 性功能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狭窄段尿道背侧嵌入下唇黏膜腹侧纵切横缝治疗多次手术后球部尿道短段狭窄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例多次手术后球部尿道短段狭窄患者资料。年龄别为53、48、32岁,病程分别9个月,14个月,40个月,尿道狭窄长度分别为0.8cm、1.0cm、1.2cm。采用尿道狭窄段纵行切开,背侧嵌入游离唇黏膜,腹侧尿道切口行横形缝合。术后行尿道造影、尿流率、尿道镜随访检查。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复查尿流率分别为19.6、21、23.2ml/s,术后3个月尿道造影见原狭窄段尿道管径均粗大,术后6个月尿道镜检查见原狭窄段尿道粘膜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无糜烂、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6、18、12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狭窄段尿道背侧嵌入下唇黏膜腹侧纵切横缝对于球部尿道多次手术后有短段狭窄、生殖器皮瓣替代尿道成形困难患者是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阴茎下弯是尿道下裂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尽管手术方式和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但阴茎下弯的矫正常常困扰着手术医生,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尿道下裂手术时将阴茎皮肤下脱套往往会使阴茎变直,这说明阴茎下弯可能与皮下阴茎浅筋膜的异常相关。方法: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组织样本实验组尿道下裂37例,对照组因包茎行包皮环切35例。所有组织均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并通过同一位病理科医生阅片,其所得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根据病理切片阴茎浅筋膜中平滑肌的排列表现将其分为两型,I型:平行结构排列的正常平滑肌纤维,II型:发育及排列发育不良或者无排列规律的平滑肌纤维。尿道下裂组中I型11例,II型26例,对照组I型29例,II型6例。通过研究发现尿道下裂阴茎浅筋膜的平滑肌排列明显差异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尿道下裂疾病中阴茎下弯与阴茎浅筋膜的异常相关,本实验为初步的研究,接下来需要更大的样本进行研究。

  • 标签: 尿道下裂 阴茎浅筋膜 阴茎下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