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观察组进行双侧骨瓣减压开颅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颅内压。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9.6%)比较,观察组的(84.8%)较高;与对照组的颅内压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侧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患者的颅内压明显降低,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在同等离心条件下储存中的溶血率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3年8月该站收集的90袋每袋200mL的血液,随机分为3组,悬浮红细胞组(30袋)、白细胞悬浮红细胞I组(30袋)、白悬浮红细胞II组(30袋),将其3组分别放置4℃冰箱内28d,分别7d、14d、21d、28d分别取样检测溶血率。结果悬浮红细胞组溶血率分别是7d(0.59±0.02)、14d(0.11±0.07)、21d(0.13±0.08)、28d(0.21±0.11);白悬红I组7d(0.14±0.09),14d(0.20±0.13),21d(0.24±0.14%,28d(0.10±0.22);白悬红II组7d(0.10±0.06),14d(0.21±0.10),21d(0.32±0.16),28d(0.41±0.18)。结论红细胞溶血与血液在白过滤的分离中受损有关,但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保存期溶血率小于0.8%范围内可以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全血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预后较好(52.63%),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13例预后较差(34.21%),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5例(13.16);对照组7例预后较好(18.42%),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20例预后较差(52.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11例(28.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且临产后经四步触诊法结合B超检查而筛查出的横枕位和枕后位的产妇100例,按照产妇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均给予顺其自然分娩,不给予任何特殊临床处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对于两组宫缩乏力的产妇均给予催产素加强产力,行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2.0%,对照组产妇仅为74.0%,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潜伏期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活跃期观察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熟练掌握头位难产的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头位难产,并及时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等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产程胎头难产发生率,对于确保产妇与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头位难产 识别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牛磺熊氧胆酸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2015年6月12日-2016年6月20日),其中对常规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牛磺熊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与43.48%,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牛磺熊氧胆酸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采纳。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牛磺熊去氧胆酸 微创保胆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治疗结局。结果54例患者均获取良好麻醉效果,诱导过程相对平稳,术后可于短时间内苏醒;未出现术中死亡现象,术后因病情过重或存在严重合并伤而死亡者6例,死亡率为11.11%。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全面评估其病情,并依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理麻醉处理方法,给予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 效果
  • 简介:文章以柳州市工人医院深基坑地下停车库的施工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医院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冠梁出现位移情况的应急方案,以及出现位移后的基坑支护详细方案,为同行提供借鉴。

  • 标签: 地下停车库 医院深基坑工程 冠梁位移 钢梁支护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牛磺熊氧胆酸联合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取我院104例胆囊结石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并将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实施牛磺熊氧胆酸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实施牛磺熊氧胆酸联合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将两组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胆囊结石患者中,复发患者有2例、未复发患者有50例、一年复发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胆囊结石患者使用牛磺熊氧胆酸联合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取得十分显著效果,能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牛磺熊去氧胆酸 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不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入的58位呼吸衰竭病患,对他们进行包含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干预等多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个病人。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在治疗完毕出院生活质量得分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病患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变化。病患对于护理人员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达96.55%。结论在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中,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病患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呼吸衰竭 综合处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的方法。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腹部外科需应用引流导管的患者,从中挑选出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引流导管在临床应用的方法以及防治并发症的相关措施。结果:本次所选100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在6%(6/100),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部外科患者应用引流导管时需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对患者护理中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引流导管 腹部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提出解决对策。方法2016年10月,进行了一次强化质量管理,针对主要护理风险进行强化管理。2016年上半年,妇产科接待住院对象1975例,2017年上半年,妇产科接待住院对象1880例。

  • 标签: 妇产科 风险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