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失功的原因及其护理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本院的21例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失功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总结。结果21例透析患者中的急性闭塞导致的患者总共有14例,慢性狭窄导致的总共有7例。其中闭塞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低血压,及由于穿刺不当造成的动静的血管的损伤和感染很容易引起狭窄问题的出现。结论透析患者动静失功的形成原因是血栓的形成与狭窄。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堵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动静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2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2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动静堵塞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堵塞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动脉畸形CT与MRI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疑似颅脑动脉畸形患者共3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与MRI成像检查,对比CT与MRI检查成像结果并分析CT联合MRI检查对颅脑动静畸形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患者存在不规则肿块、急性血肿、亚急性血肿、脑萎缩、脑软化、血管增粗、扩张、静脉窦、粥样钙化等影响,MRI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血液留空直接征象、脑血肿等间接征象;结论CT联合MRI在颅脑动静畸形诊断中具较好效果,可作为颅脑动静畸形的有效筛查手段。

  • 标签: 颅脑动静脉畸形 CT MRI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畸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3月~2017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和动静畸形18例患者的磁敏感加权(SWI)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1WI增强)图像,分析并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序列病灶检出率。结果T1WI、T2WI、T1WI增强、S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阳性率分别为48.1%、59.3%、70.4%、92.6%,SW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1WI、T2WI、T1WI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序列和SWI检出病灶最大径分别为(3.12±1.27)cm和(2.27±0.97)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增强和SWI对病灶检出率相仿(P>0.05),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T1WI、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常规MRI序列 海绵状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观察组应用腔激光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腔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显著,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腔内激光 静脉曲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6例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分析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对胰进行全面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法,观察组行改良排气法,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法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科提升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静脉导管置入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