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关于床栏使用安全的认知现况。方法:选择护士232名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床栏使用安全的相关情况。结果:会正确使用床栏的护士比94.4%,认为床栏有安全隐患的占72.8%,有必要使用床栏的占78.4%,总是给患者及家属示范床栏使用的占65.9%,总是评估患者床栏使用情况的占53.4%,认为床栏设计合理的占38.8%。30岁以下初级职称护士在“床栏存在安全隐患”和“评估患者床栏使用情况”的认知比高年资的护士低。结论:在床栏使用过程中,提高护士床栏使用安全风险意识,规范床栏使用流程,才能避免和减少床栏使用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床栏 使用安全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疝气补片治疗急性疝气患者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接收的88例急性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采用疝气补片治疗的实验组(n=44)和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n=44)。比较两组急性疝气患者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疝气 疝气补片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3518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1800)和参照组(n=1718),参照组根据医院正常程序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给予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住院费用。结果 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无痛人流术中使用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78例无痛人流术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9例)患者行以利多卡因麻醉,研究组(39例)患者行以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照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从麻醉效果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静脉复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盆骨折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骨盆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开展优质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数字模拟VAS评分分别为()分、()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骨盆骨折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不同煎药方式下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接诊的64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现代化煎药机方式煎药,对照组采取传统煎药方法,最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不同方式煎药下中药药剂水溶性的浸出率,比较煎煮时间、药物成本等相关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药药剂水溶性浸出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用水量、药物成本、煎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煎药质量与治疗结果存在紧密联系,虽然应用现代煎药机得到的药物浸出率低于传统方式,但在药物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并且治疗效果没有差异。

  • 标签: 中药 煎药方式 药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用口服药不合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患者1523例为研究对象,该1523例患者为2019年我院一整年的消化内科诊治患者,其中570例患者患者出现口服药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对此570例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查找口服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和找出解决措施,并实行解决措施,该组为对照组。另再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一整年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7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1737例患者采取提前干预的方法进行诊治患者,最终对比实施解决办法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用药准确度。结果:实施前消化内科患者出现用药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为570例,占比总数37.68%。患者的满意度为63.23%。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出现用药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为157例,占比总数10.36%。患者的满意度为92.02%。结论:在消化内科实施口服药不合理的探讨并找出解决办法实施,可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可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口服药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都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效果,为后期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2020年9月至10月通过随机抽样,现场问卷调查120户已改厕户并监测厕屋蝇蛆密度、臭味强度,检测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100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改厕户卫生环境显著改善,粪液粪大肠菌值合格率为56.00%,沙门氏菌合格率为99.00%,血吸虫卵合格率100.00%。已改厕卫生健康知识整体知晓率为76.75%。结论 建议重视卫生厕所后期管护,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动态健康教育知识库,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

  • 标签: [] 厕所革命 无害化卫生厕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卫生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方法:筛选院内所开具的900张处方单,对不合理药方的总和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实际数量,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筛选后共查找出278张不合理处方,而在此中有42张处方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并做好药量、配伍的控制工作。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中药注射剂 使用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中医药监督执法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两项,该体系的完善对我国卫生以及卫生监管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我国中医药监督执法体系已初步完善,但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中医药行业协会发展较落后以及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等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起到一定阻碍效果,不利于中医药监督体系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基层中成药不合理使用 现状分析 监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西药使用中采取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的160例西药处方,2019年1月-2019年6月没有进行合理用药管理的80例处方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进行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80例处方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西药处方 用药管理 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西药药剂师在临床干预中对于呼吸内科药物合理使用所存在的现实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所接收的共计57位接受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并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依照患者的综合住院顺序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组。其中,对照组拥有28位患者,而实验组拥有29位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相应的对照组患者应用较为常规式的护理干预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之上应用西药药剂师的综合干预,并且对两组患者其自身所拥有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用药的不合理性等诸多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统计及分析。结果: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与对照组相比,拥有着较为明显的现实差异。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综合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结论:在具体的呼吸内科的用药过程中,西药药剂师进行综合性的干预,能够使整体的治疗效果起到较为明显的优化,能够使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能够使整体用药所存在的合理性大幅度提升,使整体患患的康复速度得以进一步的增加。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推广。

  • 标签: 西药药剂师 治疗干预 呼吸内科 抗菌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输液护理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院74例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7例,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且输液残余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门诊病人取药期间与住院病人发生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几率,制定加强药品监控管理和提升合理用药的发药流程设计。方法:分析医院药品管理要求,结合药房硬件和软件条件,设计门诊发药流程以及提高合理用药的发药流程。结论:结合药品特点及合理用药的发药流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了缺货率,提高了用药合理性,从而减少了人员聚集,避免感染,也提高了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药品管理发药流程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