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诊断肺动脉栓塞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9年-2021年期间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给予所有纳入患者均分别采用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进行诊断,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符合率占比100.00%;MR(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和经CT肺动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7%(29/30)和93.33%(28/3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CT肺动脉造影和MR(核磁共振)诊断肺动脉栓塞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患者临床接受治疗措施的主要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肺动脉吊带围术期的护理,明确肺动脉吊带的定义、临床表现,从而能够进行手术后有效的护理。发现护理的问题体温过高、活动无耐力、疼痛、潜在并发症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 标签: 肺动脉吊带 先天性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干燥综合征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一般护理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肺动脉高压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1例病人死亡,1例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有效的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对提高干燥综合征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肺功能、临床指标以及情绪状态评分的影响意义。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前来就诊30例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收录样本时间范围设置在2020.01--2022.02研究时间段内,区组随机化分组,纳入对照组的15例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手段,纳入实验组的15例患者,开展肺康复治疗手段。统计纳入不同组别患者的:(1)肺功能水平值;(2)临床指标。结果:施行肺康复治疗手段后,相较之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肺功能、临床指标均有明显优化状态,(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手段,可及时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避免不良预后事件出现,应用价值较为积极。

  • 标签: []慢阻肺 肺动脉高压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吸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理组成和临床特征。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肺动脉高压住院的32名患者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左心室前后直径大于20mm的患者: 右心动脉内径大于18mm的患者;二尖瓣反应流速超过每秒3.4m/s反应速度。核对患者的病因和病情状况,重点是患者的肺功能,扫描V/Q检查,生化指标和患者的早期诊断比较。根据这一诊断,将患者分为5组,并比较患者的病因和压力水平。结果:32例患者分为5类,第一类6例左心疾病,第二类6例,肺动脉高压相关低氧,第三类8例,动脉性肺高压PAH,第四类4例肺血栓栓塞性,第五类8例其他原因肺动脉高压。结论:PAH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因,一些最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类型是与肺部疾病相关的低氧和肺动脉高压,然后是左心疾病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 标签: 肺动脉高压呼吸科 病因成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实施围术期护理利于小儿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肺动脉CTA技术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PE患者,均接受肺动脉CTA技术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PE患者中肺动脉CTA技术检出59例,符合率92.19%;不同栓塞类型患者肺动脉CTA技术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肺动脉CTA技术检查PE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并可清晰显示血栓的情况,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先措施。

  • 标签: 肺栓塞 肺动脉CTA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肺动脉血栓栓塞(P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其特征是肺动脉阻塞,通常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移行而来。它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素之一,与PE相关的猝死尤其是一种毁灭性的结果。法医病理学在阐明PE相关猝死病例的潜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探索PE相关猝死病例的法医病理方面越来越关注和感兴趣。诊断技术、尸检调查以及对PE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方面的进展为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病例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这导致了法医调查实践的改进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减轻PE相关猝死的风险。本文旨在概述与PE相关猝死患者的法医病理相关的知识现状和最新进展。

  • 标签: 肺动脉 血栓栓塞 猝死 法医病理 探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己椒苈黄汤治疗 COPD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的 COPD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60 例作为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 组( n=30 例 ) 和对照组( n=3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己椒苈黄汤治疗法。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 FEV 1 以及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动脉压及 FEV 1 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 FEV 1 均 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使用己椒苈黄汤治疗 COPD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以降低 COPD 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 , 改善临床症状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己椒苈黄汤 COPD 肺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和不同程度疾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结果:通过对6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心血管超声检查,共检测出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单下肢血栓9例(14.52%)、双下肢血栓11例(17.74%)、髂静脉血栓11例(17.74%);重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为(71.95±2.26)mmHg、三尖瓣反流速度为(5.59±0.37)m/s,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P<0.05;并且中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流速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速度,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接受心血管超声检查,能够积极发现三尖瓣反流的情况,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可以诊断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类型。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心血管超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