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TURBT术后留置导尿管出院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TURBT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到2021年12,共计74例,其中常规指导的37例信息录入对照组,护理干预的37例患者信息录入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依从性较之对照组高,数据分析有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组间GAD-7、PHQ-9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GAD-7、PHQ-9分值较之对照组数据更低(P<0.05)。讨论:TURBT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出院指导方面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率提升,更好地促进患者心情状态有效改善,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TURBT术 留置导尿管 出院患者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6年 4月 -2020年 3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通过病历单双号分组,观察组实施 TURBT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各项指标均优于 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5.71%,比对照组的 22.86%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肿瘤 TUR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