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FDP)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取观察对照方法,分成3组,直接静脉输注FDP(1组)、心理干预(2组)、经皮刺激止疼法(皮肤按摩干预)(3组),比较输注部位疼痛程度。结果2组与1组、3组与1组比较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3组与2组比较疼痛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FDP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静脉输注FDP时的疼痛。

  • 标签: 心理干预 1 6 - 二磷酸果糖 静脉输注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FDP(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保温、氧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 FDP 参麦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青岛地区汉族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当中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于青岛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FDP、DD和BUN、Cr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FDP、D二聚体与BUN、Cr的关系①FDP与Cr呈正相关(r=0.686,P<0.01)。②FDP与BUN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③D-二聚体与Cr呈正相关性(r=0.457,P<0.01)。④D-二聚体与BUN呈零相关性(r=-0.92,P>0.05)。结论FDP、D二聚体的水平与Cr的变化水平呈正相关,与BUN的变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FDP D二聚体 BUN 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D与FDP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4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浆D-D与FDP检测,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浆D-D及FDP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具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D及FDP对比较对照组指标明显升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恢复期指标明显优于急性期指标,前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浆D-D与FDP检测对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具较高特异性,及早检测有利于病情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浆D-D FDP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FDP水平在骨折 患者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与术后卧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骨折患者,采用静脉造影检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情况,根据并发有无分为观察组(18例,并发DVT)和对照组(60例,未并发DVT),进行术前、术后2d、术后7d的D二聚体、FDP水平检测;观察两组的指标差异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相较于术前,观察组的术后2天、7天D二聚体、FDP水平均出现明显的增加(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差异 (P > 0.05),且观察组的卧床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t=5.5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D二聚体术前为(0.57±0.16)mg/L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D二聚体术后2d、术后7d分别为(1.08±0.27)mg/L、(0.77±0.4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9±0.06)mg/L、(0.51±.07)mg/L,t=10.500、4.651,P =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DP水平术前水平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