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PACHE评分联合Walerlow评分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ICU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每天由白班护士进行APACHE评分和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动态评估,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无压疮的APACHEⅡ和Walerlo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评分联合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ICU重症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意识,并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Watelow评分 危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护理中APACHE(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Ⅲ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为起始时间,以2020年10月为截止时间,以80例艾滋病患者为对象,依据其临床结局分为2组,即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65例)。所有对象均应用APACHE评分。比较2组入院1d、死亡1d内评分结果,分析病死率与入院时总评分值的关系。结果:2组对比入院1d、死亡1d内APACHE评分的数据表明存活组更低,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 APACHEⅢ评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预测急诊中毒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235例中毒病人并进行REMS与APACHEⅡ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REMS与不同APACHEⅡ病人的分值,评价REMS与APACHEⅡ的关联性。结果随着REMS评分APACHE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中毒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中毒病人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APACHE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重度患者48例,其中存活37例、死亡11例,在患者入院内24h内对患者进行APACHE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4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APACHE评分为18~30分,平均(21.11±5.97)分,其中存活组的APACHE评分为(15.98±3.25)分,死亡组的APACHE评分为(27.51±4.56)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APACHE评分的增高,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结论APACHE评分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毒的严重程度,协助护理人员的护理。

  • 标签: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APACHE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与APACHE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0例重症肺炎病人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结合APACHE评分分析其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病人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水平及APACHE评分分值呈正相关;死亡组患者APACHE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PACHE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乳酸水平及APACHE评分可作为判断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重症肺炎 血乳酸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联合血小板评估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S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评分>16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6例。每天进行血小板测定及进行APACHE评分。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中APACHE评分、血小板差异,分析血小板、APACH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APACHE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血小板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APCHEⅡ评分越高,血小板越低。结论APACHE评分联合血小板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 血小板 多发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60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评分。以血乳酸含量为标准分为高乳酸组和低乳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生存组的血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低乳酸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高乳酸组(P<0.01),APACHE评分与血乳酸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结论血乳酸测定联合APACHE评分在评估重症CAP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乳酸 重症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毒严重度评分(PSS)和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方法54例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PSS评分APACHE-Ⅲ评分,然后将两组数据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及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PSS与APACHE-Ⅲ评分值与毒物种类没有相关性(P>0.05),PSS、APACHE-Ⅲ评分值与入住院时间具有相关性(P<0.01,P<0.01);不同PSS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ACHE-Ⅲ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方面PSS与APACHE-Ⅲ对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具有同样量化的评估能力。APACHE-Ⅲ预后预测准确性只适用于对群体效果的判断,对个体的准确性尚难以判断。

  • 标签: 中毒评估 中毒严重度评分 APACHE-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PACHE评分对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在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并持续机械通气的老年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APACHE评分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时机选择时,利用APACHE评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干预时间的选择,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VAP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老年患者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降钙素原(PCT)结合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在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38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并以同期与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未合并感染的老年重症肺炎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APACHE评分及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常规炎性指标水平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除在中性粒细胞比率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以外,观察组患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更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CRP、PCT水平以及APACH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APACHEⅡ是诊断老年重症感染的有效指标,二者联用联合可动态反映患者预后状况,有助于临床对于预后较差以及高危患者的甄别,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CT APACHE 老年 重症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评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进行APACHE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测定,比较不同组APACHE评分分值与血乳酸水平.结果APACHE评分<10分与10~20分组间血乳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APACHE评分20~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20分组,APACHE评分>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20~30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随着APACHE评分增高,血乳酸水平也相应增高;血乳酸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是判断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的指标.

  • 标签: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乳酸 APACHE Ⅱ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评分系统对重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ODSE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另根据功能不全的器官数目将MODSE患者分组,将不同分组情况的患者进行APACHE评分对比。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01),APACHE评分随着功能不全器官的个数以及实际病死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APACHE评分系统可有效估计MODSE患者的病情,并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中,振动排痰机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2019两年为研究时限,择取1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以信封随机化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行振动排痰机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前对APACHEII评分比较,组间不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P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振动排痰机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处方点评,规范医师书写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份的每月50张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点评的內容和处方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点评。结果不合格处方占8.6%。结论规范的处方书写显示出医师用药的严谨,进一步提高处方合格率,才能使患者更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及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6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和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产程时间短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结论: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疼痛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实施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33例接受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其余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醒脑静进行治疗,并设为实验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的不同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实验组较高,对照组较低,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的NIHSS评分,实验组评分较低,对照组评分较高,对比结果(p

  • 标签: 醒脑静 盐酸纳洛酮 脑梗塞 NIHSS评分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医院的不合理处方点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提高医院处方点评的质量,保障医院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有点评后的不合理处方加以归类,采用统计和分析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统计后一共点评的处方有4300张,不合理的处方有200张,不规范的处方有130张,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60张,3张超常处方。分析处方点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处方不够规范、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适应症以及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对于医院来说,必须要加大合理用药的监管力度,不论是医生还是药师,都应当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加强对合理用药能力的提升,同时深化对处方审核的能力,切实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医院处方 不合理点评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3例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分析,评价Duke评分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低危Duke评分组57例无≥70%狭窄,7例1支血管≥70%狭窄,6例2支血管≥70%狭窄前降支病变,3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18例无≥70%狭窄,54例1支血管≥70%狭窄,74例2支血管≥70%狭窄前降支病变,12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高危Duke评分组10例无≥70%狭窄,48例1支血管≥70%狭窄,76例2支血管≥70%狭窄或前降支病变,68例3支血管≥70%狭窄或左主干病变。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uke评分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Duke评分 平板试验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院职能科室工作效能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评价。结果职能科室工作效能测评综合得分为86.55分,不同层面人群对不同测评指标的评价有一定差异。结论职能科室需要在管理创新、管理沟通、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从而有效发挥医院整体的管理效能。

  • 标签: 职能科室 工作效能 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