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2012年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河南省麻疹发病率为0.19/10万;1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达9.78/10万;各市麻疹发病降低,季节高峰不明显;无免疫史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8.51%。结论小年龄组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实施规范化接种、提高2剂次MCV接种率的同时,加强未满免疫月龄儿童的个人防护,控制院内感染,加强麻疹监测工作,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市2005年麻疹流行特点,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法运用SPSS11.0软件.对2005年吉林市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中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分析。结果2005年吉林市报告麻疹发病例数为257例,发病率为5.65110万,其中1-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6.21/10万。4-5月份龙潭、磐石两市区出现麻疹暴发,发病率分别为19.48/10万和15.15/10万。结论2005年吉林市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分析 儿童 暴发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并溯源,以指导今后的防控工作。方法现场开展流行调查、采样,通过描述性流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发生一起麻疹点源暴发流行,发现病例2例。患者为1对双胞胎,潜伏期内曾一起回河南老家,相邻2d发病;临床共同表现为发热、出疹,1人有卡他症状,另1人伴咳嗽、结膜炎、柯氏斑;实验室检测2人急性期麻疹IgM抗体阳性,且均从咽拭子、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结论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及外出史是可能造成此次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时开展一定范围的应急接种是控制暴发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点源暴发 麻疹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麻疹流行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并为相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该市2009-2016年所有麻疹新发病例,采用流行的方法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分析。结果2009-2016年该市累计发生麻疹24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5/10万,其中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出现发病高峰;麻疹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发病,发病以儿童为主,占37.8%;男性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7份。结论该市麻疹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控工作。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分析 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2011年麻疹流行特征,并总结全省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对全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较2010年下降92.41%,为历史最低水平。许昌、郑州、信阳、漯河、平顶山5个地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2.13%。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6.57/10万),其次是1岁组、6岁组、4岁组和2岁组。全省2011年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0.69/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98.12%,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6.96%,血清检测结果7日内报告率99.23%,麻疹暴发2起,其血清确诊率和采集病原标本的起数占暴发总起数的百分比均为100%。结论全省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圳成人麻疹免疫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探讨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人群的迁移对麻疹消除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研究方法;血清样本用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081名成人,麻疹IgG抗体阳性775人,阳性率为71.69%,抗体阴性率高达28.31%。产妇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4.39%,显著低于门诊体检人群和富士康新、老员工人群(分别为74.27%、75.42%和71.86%);成人时期接种麻疹疫苗(以下简称“麻苗”)者麻疹抗体阳性率(78.50%)明显高于儿童时期接种麻苗(67.42%)和接种史不详者(73.39%);而产妇中成人时期麻苗接种率(2.93%)也显著低于门诊体检人群和富士康新、老员工人群(分别为15.53%、10.42%和10.23%)。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者有着最低的麻疹抗体阳性率(59.15%)。结论深圳成人中存在着高比例的麻疹易感人群;开展成人,尤其是年轻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麻苗强化免疫是实现移民城市麻疹消除目标的关键措施。

  • 标签: 移民 成人 麻疹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阜宁县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阜宁县2005~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阜宁县共报告麻疹18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44/10万。2005-2009年间,男性发病117例,女性为70例,男女发病比1.671。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3.48%;职业分布以幼托、散居儿童为主,占56.68%;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占72.73%。结论阜宁县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职业差异,应加强重点人群防控,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病毒传播,加强疫情监测。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流行和临床分析,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麻疹。方法对住院的麻疹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1周岁的小儿至60岁成人均有发病,以≥18岁的成人发病率最高(28.8%),且有增加趋势,农村及城郊人群比例较高(65.7%),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占23.2%,有明确麻疹接触史占9.1%,临床症状典型,腹泻者多见,易损害肝脏,并发症不多,早期容易误诊。结论对麻疹患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易感者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临床分析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7-01摘要目的探讨2014.2015期间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特点,为麻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9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以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月龄以下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中以农村流动人口居多,年龄小于40岁的成人发病数增多,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皮疹,饮食呛咳,腹泻,以及口腔科普利克斑为主要特征。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多见,成人肝功能损伤多见,脑炎少见。结论麻疹目前临床表现依然比较典型,并发症多,但大多数预后良好,儿童麻疹发病年龄趋于小龄化,建议麻疹疫苗接种时间提前。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建议高发季节来临前接种麻疹疫苗。

  • 标签: 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麻疹发病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专管理系统资料,对2010年台州市麻疹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年台州市确诊麻疹病例99例,主要发生在4~6月,年龄小于1周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33.33%,20~40岁年龄组存在发病小高峰。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6.76%。流动人口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23.23%,麻疹病例院感史例数占26.26%。结论年龄小于1周岁婴儿为麻疹控制中的重点人群。应尽可能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加大查漏补种工作的力度,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 标签: 麻疹 发病率 疫苗
  • 简介:目的分析吉林省2006-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科学指导全省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吉林省2006-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分析,同时分析麻疹病例含麻疹类疫苗(measles-containingvaccine,MCV)接种情况。结果2006年麻疹暴发流行,通过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但是经过两年低发病后,又出现反弹现象。2010年全省强化免疫后,2011-2012年麻疹发病率下降到1/100万以下,2013年略有升高。结论MCV强化免疫可以有效控制麻疹疫情,但随着易感人群的积累,麻疹还会出现暴发流行;吉林省麻疹发病主要以局部高发为主,病例多发生在散居儿童;因此麻疹控制中需要科学地实施强化免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麻疹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麻疹类疫苗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红河州2010-2020年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收集2010-2020年的麻疹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特征分析。结果:红河州2010-2020年麻疹确诊病例195例,无死亡病例。2010-2020年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各年发病率在0.04/10万-1.51/10万之间,10-12月为发病高峰。年均发病率前五位县市绿春县1.79/10万、河口县0.76/10万、屏边县0.68/10万、金平县0.68/10万、蒙自市0.61/10万。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107例(占54.8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了53.85%(105例)和26.67%(52例)。结论:红河州2010年-2020年麻疹发病呈现“M”型分布,边境县市或人口流动县市发病率较高,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需要继续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加强重点人群MCV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词]:麻疹流行特征;免疫史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in Honghe Prefecture from 2010 to 2020 Luo Chanqing 1, 2 Ni Li 2 (correspondent author)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2 Honghe Prefectur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onghe , Yunnan 661100)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广东 麻疹 流行病学 发病季节 年龄分布 地区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近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麻疹主要流行特征,为那曲市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导出2010-2017年那曲市麻疹数据,人口资料来自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7年西藏那曲市麻疹报告年均发病率为36.53/10万,死亡病例2例。发病季节呈3-7月单峰发病模式;病例主要集中在那曲县、聂荣县和嘉黎县,报告麻疹病例1069例(占全市76.58%),年均麻疹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那曲县(702.55/10万),最低的是双湖县(6.55/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45.3/10万)高于女性(33.6/10万),65.26%的病例集中在<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那曲市麻疹报告发病数总体呈隔年波动趋势,疫情仍较为严重,需要根据西藏那曲市麻疹流行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和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采取策略和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哈尔滨市1982年开展了计划免疫(简称计免),认真执行了计免规程,加强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特别是1987年实施了《哈尔滨市消除麻疹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儿童麻疹发病率降至全国最低水平(0.12/10万)。我们收集整理了1987~1999年哈市0~7岁儿童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流行病学分析 儿童麻疹 哈尔滨市 计划免疫 制度化管理 抗体滴度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能力极强,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并常会引起一些合并症的出现,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全球水痘流行特征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现分别从水痘的临床症状、流行特征描述了水痘的发病特点,并分别描述了水痘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国内外水痘疫苗接种策略现况,为进一步改进我国对水痘的防控策略,制订水痘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疫苗 预防策略
  • 简介:一起麻疹局部爆发流行调查李家泉1龚炳元1王文豪2(宿县地区卫生防疫站2340002砀山县卫生防疫站)1995年2月至4月,砀山县赵娄乡的二个行政村发生麻疹112例,发病率3676.08/10万。1流行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发生在赵娄乡的王屯、坡里两行政...

  • 标签: 砀山县 麻疹 流行病学调查 麻疹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淄区43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今后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推进我区消除麻疹工作进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74-2012年临淄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2年麻疹系统录入的麻疹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临淄区麻疹发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不同,由计划免疫前(1974-1977年)的以1-14岁年龄组为主,转变为以15岁以上年龄组为主,近几年主要是20岁以上成人发病,8月龄以下未到免疫年龄的儿童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98.33%,有免疫史的仅占1.67%;2005年以来先后发生4起局部暴发,其中3起发生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起由医院内感染引起。结论临淄区麻疹发病向8月龄以内和成年人转移,1-14岁儿童发病以流动儿童为主,麻疹局部暴发见于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和医院内,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巩固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加大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适时开展15岁以上人群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探索性开展育龄妇女麻疹、风疹等疫苗的接种。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